武庙亦称关帝庙,主祀三国蜀将关羽,因其忠义仁武的人格特质而备受崇拜。元代称关羽为「义勇武安王」,明嘉靖年间改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明万历年间,敕封关羽为帝,民间更尊称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朝顺治初年,曾订每年农历5月13日致祭,至雍正初年,正式定关帝春秋祭礼,比照文庙祭孔之礼,置「五经博士」,并敕封关帝的三代公爵: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後再於咸丰年间晋升「中祀」之列崇祀。
武庙对关帝的专祀进入民国以後有了转变,1915年(民国4年)关帝庙中加入岳飞与关帝合祀,并规定大殿正位左奉关壮缪侯、右奉岳武穆王,并从祀张飞、赵云等历代名将24人,而庙名则更为「关岳庙」,关帝庙也成为名符其实的「武庙」。
关帝爷又作武圣人、山西夫子,其崇祀相当普遍,信仰中的关帝具有多种形象,儒家尊称关羽为文衡帝君,列为五文昌之一,或尊称以夫子、恩主公,成为台湾鸾教信仰庙宇的主祀神只;佛教徒则以其玉泉山显圣、皈依佛教,而称护法爷、伽蓝神,经常协侍於观音佛祖的两侧;道家则谓关羽受命玉皇大帝把守南天门,而尊为崇富真君、协天大帝。关羽经过佛、道二界及官方历次的分封,已经成为极少数享有如此盛典的人格神只,显见关帝信仰的崇高与普及。
关帝庙正殿除了主祀关羽外,一般随祀关平、周仓及坐骑赤兔马神位,而後殿则是供祀关帝爷先祖的三代厅,其制完全仿照孔庙前方大成殿、後侧崇圣祠格局配置,为清代官方尊崇关帝祀典的表现。台湾地区的关帝庙以「府级」的台湾府关帝庙(今台南市祀典武庙)层级最高,也最着名,属三进落建筑格局。正位关帝爷位居前殿,而後殿如制附祀关帝三位先祖(成忠公、裕昌公、光昭公)的三代厅,庙中御匾「万世人极」、「文武圣人」、「大丈夫」等,都展现了关帝爷的神性与特殊地位。殿中抬梁式木构架,雄浑高硕、气势磅礡,为台湾庙宇少见,尤其殿外朱红色的侧面山墙,屋檐高低、起伏错落,成了凝聚众人目光的焦点。其他如台南开基武庙、新竹关帝庙、彰化关帝庙、鹿港文武庙、新庄武圣庙、台北行天宫等,都是全台各地历史悠久,极具盛名的关帝庙。
中文关键字: 武圣庙 , 关帝庙 , 关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