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汉式建筑是中国建筑的一种,其反映着汉人的社会、伦理、生活与宇宙观,特别是受到儒、释、道三方面的影响甚深。但精确地分析,其主要仍以闽南与粤东沿海一带的建筑形式为主,少数来自闽东、闽西、浙江与广州一带。而更进一步则可发现,其建筑的基本形式差异与方言的区域分布相近,例如闽南语略有腔调之差异,其建筑亦反映出某些不同的样态,分析其原因,应与古代建筑匠师多执业於语言相通之地区有关。因此,汉式建筑在台湾的地理分布上,台北附近多泉派,宜兰多漳派,桃园、新竹、苗栗多漳派与客家风格,台中多漳派,彰化靠海地区多泉派、靠山地区多漳派,南投则以漳派为多,嘉南平原泉漳两派平分秋色,高屏则靠海多泉派、靠山多客家风格。汉人进入花莲和台东较晚,因此呈现泉、漳及客家的混合分布。
由此可见,泉州移民之城市多具港口及商业特色,漳州移民之聚落较具农业村庄特质,而客家村庄多近山区,具有农村性格,受儒家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再者,客家村庄多宗祠、文昌庙及山神三山国王庙,而泉州移民聚落多王爷庙或关帝庙,漳州聚落则多开漳圣王庙。
从建筑的结构特徵来比较,台湾的汉式建筑也具备多样性,大木结构主要有抬梁与穿斗二式,两者也可混用。抬梁之特色为以较粗硕的横梁与瓜筒(瓜柱)叠成,常见的有「二通三瓜」(二根通梁、三个瓜筒形成的三角形栋架)或「三通五瓜」(三根通梁、五个瓜筒组成的栋架)。瓜筒的形式不少,有金瓜筒、尖峰筒等,而木瓜筒较受泉州匠师喜爱,较高级者则使用趖瓜筒。
斗栱则是汉式建筑特有的木结构,多为单向组合,以副栱、正栱及鸡舌栱叠起,层层出挑,「栱」与「栱」之间垫以「斗」。这种单向为主的斗栱也称为「偷心造」、「丁头栱」或「插栱造」,大多盛行於中国沿海的浙、闽、粤一带。
屋顶的坡度可由屋架设计来决定,一般而言,靠海地区的坡度较缓,可以减低风压;靠山地区的坡度较陡,以利泄水。台湾汉式建筑的屋顶形式主要以歇山顶(四垂)、硬山顶、悬山顶及卷棚(弯桷)为主,而最高级的寺庙大殿则大多使用「重檐歇山」,如台南孔庙之大成殿、台北龙山寺大殿等。此外,清代的台湾几乎不使用庑殿顶(五脊四坡)。至於燕尾脊,通常只有庙宇或举人、富绅的宅第才能使用,而一般民居则普遍使用圆头脊,也被称为「马背脊」。
而硬山墙则是建筑外观上极为醒目的部位,依其五行形状有金、木、水、火、土之区别,有些地区需依方位来定五行之形式,但有些地区纯以装饰饰之。山墙上部之脊坠较受重视,通常以泥塑加彩做出垂巾或兽头,亦兼有民俗学上之辟邪的意义。
此外,建筑的墙体或梁柱常以文字或图案来装饰,源自於象徵、祈愿、辟邪、表彰与审美等价值判断,且具有教化的作用。柱身常带有联对,门楣上悬挂匾额,民宅常见姓氏堂号,如「西河堂」、「陇西堂」、「江夏堂」或「颖川衍派」等,而祠庙的柱联与匾额则大多出自官宦名士之手,孔庙大成殿所挂的则多为皇帝所赐之匾,充分彰显出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或神格高低。
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汉式建筑深受儒家伦理宗法制度之影响,因此孔庙及住宅多采中轴对称,左右布局均衡,中央主要建筑为厅堂,以供奉祖先牌位,而左右护室为子孙所居。建筑物坐向及外门之设置则又吸收道教阴阳五行之理论,讲求坐向朝山与放水,此为风水之术,实际作法则要合乎「理气」与「峦头」之法。不但单座住宅或祠庙要看风水,一条街道或聚落也要看风水,因此街口常可见到土地公庙,街道或城门则对准一座朝山。
其实在清代,台湾也曾出现少数闽南与粤东以外的汉式建筑形式,例如台南两广会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延平郡王祠为福州式,但1961年将原延平郡王祠之建筑拆除,改建为清宫殿式建筑,因此还引发了是否列入古蹟的争议。现在只有雾峰林家大花厅为福州式。此外,刘铭传在台北曾建过江南式建筑,马头墙便是其主要特徵,例如抚台衙门及机器局,但现在皆已不存在了。至於台南两广会馆则是台湾最大之广府式建筑,其尖形山墙及脊饰皆不同於闽南式。
台湾的汉式建筑在1920年代前後,因几十座大庙之修建而达到技术与形式华丽之高峰,包括云林北港朝天宫、台北龙山寺、新竹城隍庙、台南大天后宫、台南南鲲鯓代天府、彰化南瑶宫、鹿港天后宫与台北孔庙,这些华丽壮观的寺庙皆出自於名匠司陈应彬、王益顺、吴海同之手,成为汉式建筑的高峰之作。
中文关键字: 斗栱 , 重檐歇山 , 雾峰林家 , 三山国王庙 , 开漳圣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