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工程机械 > 现代建筑暨室内设计

现代建筑暨室内设计
2011-12-03 14:44:29   来源:   点击:

    台湾的人居历史久远,其间建筑式样的主导力量,变异嬗递多次,整体脉络的发展多元也歧异。除了原初的史前建筑、南岛建筑外,光是近500年,从17世纪接受荷兰/西班牙建筑风格与式样影响,以及其後汉人建筑文化的大批迁入,并主导尔後建筑发展主要脉络,一直到日治时期(1895-1945年)引入日式及西式古典与现代建筑式样,与国民政府迁台後,益发倾靠的现代主义脉络,林林总总、多元也丰富。

    此部分词条的编选与撰写,主要着重在1980年代之後,近30年台湾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发展,现象性的观察与描述。这段时间可说是台湾建筑与室内设计,在意图衔接上现代主义脉络的发展方向上,最剧烈与蓬勃的阶段,这时期的演绎与走向,也见证了台湾政治、经济同步的巨大转换事实。

    (一)符号与道统的破解与下放:1970、1980年代政经背景的影响

    1980年代启始的剧烈改变,铺陈於1970年代後期,台湾在遭受连串国际局势的冲击,以及经济实力逐渐崛起後,人民对民主权力的声张与期待。1970年代的钓鱼台事件、退出联合国、日本断交,以及1978年12月与美国断交,都是外在大环境巨变的佐证与因子。郭肇立在文章〈战後的台湾建筑文化〉里,对这样的时代背景,有着说明:

    「台湾在1970年代遭遇如此连续性的外交危机,一方面激发了国民党内部改革派的声音,另一方面也给予反对运动一个新的集结动力。1977年的中坜事件是1949年之後,国民党首次所面对最严重的群众反抗。其後1979年的美丽岛事件,则是战後台湾反对运动史上的转捩点。总之无可否认的是,台湾人民对乡土主义的觉醒是发生在这个敏感而骚动的1970年代。……1970年代台湾的传统建筑运动,其实真正的作用在於做为一种凝聚乡愁情绪的象徵,藉此建构自主性,它可以被用来团结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没有族群差异,共同携手渡过当时国家的外交困境。此时期的台湾乡土建筑运动与中国传统建筑热相结合,缺乏直接对本土社会的省思与批判,而是温和地、浪漫地抒情怀乡,族群之间没有蓝绿意识型态,在思古幽情的台湾古厝上共同寻求『中华文化』的慰藉。严格地说,1970年代台湾的乡土建筑运动是文学性的,他们并未真正关怀培育本土建筑设计。」

    紧接着自1980年代起,因商品化的冲击日增,美国主导的後现代主义思潮,结合台湾对自体文化寻求再定义的呼唤,对建筑与室内设计界产生後续衍伸的极大影响。同时原本主导台湾建筑设计方向的权力系统,逐渐由政治权力转向资本权力,商业建筑取代公共建筑的角色,成为地标性的权力象徵物。

    这时期以後现代主义风格为体、意图寻找与中国传统或台湾本土意义连结的尝试,分别以李祖原的「宏国大楼」(1990)与「大安国宅」(1984),以及汉光/汉宝德的「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1985)为代表。这阶段建筑与室内设计的风格,不管在对中国概念的抽象转化手法上,或对以闽南式更接近台湾真实地域位置的思索上,都有更显成熟的省思成果;另外,也见到原本多用於政治权力建筑的传统语汇,被大量转用到商业与民间建筑作品上,可视为一种对符号与道统的破解与下放,回应着时代的共同呼唤。

    (二)都会、资本与中产:美学横向移植的1990年代

    1990年代启始前,台湾政经环境有着剧烈的内在转变,包括1988年元旦解除报禁、7月解除台湾地区戒严、1989年开放政治团体及政党的组设、1991年财政部核准15家新银行设立等,为这一波台湾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发展,酝酿了允许美学得以百花齐放的政经环境。

    当时正好逢上台湾房地产在1980年代末期的景气高峰,新台币币值处在历史最高点,台湾的国民生产毛额(GNP)与先进国家差距缩短(1995年台湾GNP世界排名第18位),而美国反而处在1980年代後期景气低点,建筑业极端萧条,於是有一股建筑的专业人员,大量由美国为主的西方社会「反向移民」回台湾,迅速主导了以台北为中心的设计风潮方向。

    时代政经条件的理想配合,加上海外回流人员的专业强度与数量前所未见,带回来所谓「横向移植」的新美学、材料、理论观念。这股在1990年代激荡涌现的新浪潮,不只在设计风格上改写了历史面貌,更配合都市新兴中产阶级品味需求,提出了一种中产阶级的美学观,不管在以诚品书店为首的都市公共及商业空间、或是私人住宅空间案子里,一种都会的、中产精致的、与全球接轨的美学风格运动,很清楚地在1990年代以台北为中心的都会区逐渐酝酿成形。

    当时这股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美学发展,着力点有三个:一是都会的背景、二是资本的市场、三是中产菁英的品味。美学运作的原则是对时代与市场潮流的顺服迎靠,位置点是想与全球化迅速作对话,对社会现实议题并不碰触回应,也见不到任何批判姿态的出现。

    (三)「去圣性」与「去中心性」:集集地震(九二一地震)後在地兴起与对抗

    这股以中产、都会及资本为凭藉的美学趋势,随即在1990年代後期的经济泡沫中迅速弱化,并有着明显顿挫现象。其後,开始转化与岔途,首先见到的是其中一批菁英,选择放弃以资本利益为目的的商业建筑,寻求县市地方政府的中小型公共工程做出路,这现象配合着集集地震後,地方公共建筑重建的需求,得到暂时的支撑点;另外更甚者,则直接放弃政经资源集中处的大都会如台北,选择或转入次都市以定位自己,例如黄声远(宜兰)、谢英俊(南投)、廖伟立(台中)、吕理煌(台南)等,酝酿着後一波以非都会、非商业为核心的新建筑美学走向。

    这时期的设计(尤其在建筑作品上),最大特质是在对所谓不可动摇威权性格的挑战,设计者所依恃的对抗力量,就是1990年代起在台湾风起云涌的公民意识。而这也真切回应着台湾的社会意识,自1980年代後期起,单一中心已然迅速瓦解、多元价值兴起的事实,可说是对台湾时代思潮,某种「去圣性」与「去中心性」召唤的具体呼应。

    (四)与时代/社会现象直接/隐性作对话

    这样的发展与现象,除了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作品上显现外,也透过其他相关的建筑文化活动,做出更显目的展现,而这也是此部分词条的叙述重点,希望藉由时代现象来描绘本体的走向与趋势。选列的条目共12则,包括有具影响力的建筑运动,如以在地作出发并发展,却对全台湾造成影响的「宜兰建筑经验」,以及集集地震後,原本以都市作聚集的美学风格,直接介入非都会地区的「新校园运动」;或是直接反应时代品味的建筑奖项中,历史最悠久的「台湾建筑奖」,与由民间主导、最高额奖金的「远东建筑奖」,以及政府所主导的「国家文艺奖建筑类奖」;另外对近年来蔚为风潮的建筑展也作描述,分别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当代台湾建筑展」,呼应了台湾面对全球、华人世界与自身的位置点;而「建筑专业出版」也描述了这段时间里极其蓬勃的出版与杂志发行现象。其他的词条,还有「台湾建筑?设计与艺术展览中心」、「室内设计」与「建筑竞图」。

    1970年代後期起,台湾政治力量原本单一中心性的瓦解,酝酿也铺陈了尔後30年建筑与室内设计风潮的走向,不仅成功展现出多元丰富的面貌,更不断与时代的社会现象,做出直接或隐性的对话。

    基本上,台湾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发展,有愈来愈贴靠向真实在地现实的趋势。这样的走向,同时见证了此刻台湾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在地实践路线在正当化与主流化上,益发清楚的位置点。见台湾现代建筑暨室内设计总论。

    中文关键字: 在地性 , 现代主义 , 去中心性

    英文关键字Localization , Modernism , Decentralization

    参考资料

    1. 黄湘娟。1999。《见证台湾室内设计25年》。台北:美兆文化。
    2. 阮庆岳。2001。《新人文建筑:13人书写台北空间新美学》。台北:田园城市。

    延伸阅读

    1. 阮庆岳。2006。《弱建筑:从道德经看台湾当代建筑》。台北:田园城市。
    2. 王俊雄、徐明松。2008《粗犷与诗意:台湾战後第一代建筑》。台北:木马文化。
    3. 李乾朗。2008。《台湾建筑史》。台北:五南。
    4. 徐明松。2007。《王大闳:永恒的建筑诗人》。台北:木马文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玄关
下一篇:王敬祥故居(山后喜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