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工程机械 > 西洋系建筑

西洋系建筑
2011-12-03 15:02:23   来源:   点击:

    日治时期兴建,具西方色彩的建筑。当时重要公共建筑,都带有浓厚西方色彩,西洋系建筑成为摩登流行的代名词,公私部门房舍竞相采用。

    台湾的西洋系建筑,依兴建概念与手法,分成「洋风建筑」与「西洋历史式样建筑」两大类。日人治台前期,经济状况不佳,也无足够受过建筑专业之日本建筑师到台湾,因而呈现出的建筑与标准的西方历史式样建筑原型仍有明显差距,许多建筑只是沿用日本传统建筑之木构造方式,再於式样上求取变化,以创造出西方意象之建筑,成为「洋风建筑」,呈现的是「意象」重於真正「建筑构成术」。现存较知名者为庆祝纵贯铁路通车,於1908年兴建完成之台中公园湖心亭。

    1910年代,随受过专业建筑训练的技师来台,西方历史式样建筑也被引进台湾。虽通称「西洋历史式样建筑」,实际上深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之建筑尚可归纳出两个主要源头,一是来自欧陆之历史式样,二是来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英格兰砖造建筑,包括红砖自由古典式样(或称辰野金吾式样)、红砖拱廊式样等。第一类建筑在式样上较严谨,元素取用及组构方式多遵循西方标准;第二类建筑相对自由,式样也活泼多元。

    在受英国维多利亚建筑影响的几种红砖建筑中,以所谓「自由古典式样」为最主要风格,这类建筑在日本以留学英国的辰野金吾为代表,亦称「辰野式样」。此类建筑基本上为砖造或混凝土加强砖造,且应用白色水平带(施工法产生之横线装饰)与砖材共同成为立面上主导元素之一。代表建筑有台湾总督府专卖局(今公卖局,1913年始建)、台北帝国大学病院(今台大医院旧楼,1916年建)、台湾总督府(今总统府,1919年建)均是经典之作。除辰野式样,日治时期台湾还有一批红砖或加强砖造建筑,式样与正统西方古典建筑也有些落差。这些建筑虽混用西方历史建筑元素,却不明显属於任何式样。采此式样建筑以学校、小型公共建筑及小型官宅为主,如高雄中学校(今高雄中学,1922年建)。

    与各类砖造建筑相较,台湾日治时期各种依欧陆古典系统,尤其法国第二帝国式样建筑所建之公共建筑,相对比较严肃,透过厚重的石材及正统的西方古典语汇之模仿与应用,这些华丽的建筑比红砖建筑传达了更强的威权特质。依西方标准眼光来看,许多建筑中的语汇并不标准,但这也是建筑式样从发源地移植到其他地区时之共同现象。如台湾总督府博物馆(今国立台湾博物馆,1915年建)、台南地方法院(1912年建)、台南公会堂(今台南吴园艺文馆,1911年建)、台北宾馆(1912年建)、台中州厅(今台中市政府,1913年建)与台南州厅(今国立台湾文学馆,1916年建)皆如此。

    台湾日治时期型制期建筑,於1920年代中期後,出现几种非古典系统式样,并广为流传。其中又以中世纪之仿罗马与简化哥德式样及异风式样居多。仿罗马式样以学校建筑较常见,因学校常企图以中世纪语汇来塑造学术气氛。台北帝国大学文学部(今台湾大学文学院,1928年建)、台北帝国大学图书馆(前台湾大学图书馆,1929年建)及台南第二中学讲堂(今台南一中小礼堂,1931年建)等为代表。台北高等学校本馆(今台湾师范大学行政大楼,1928年建)及台北高等学校讲堂(今台湾师范大学礼堂,1929年建)均使用简化哥德风格。

    所谓异风式样(Exotic Characteristics)建筑,指建筑中应用了埃及、印度、马雅、印地安及拜占庭等非西方哥德及非希腊罗马古典系统之元素。这些异风建筑在构成上较自由,而应用较多的则是银行与宗教建筑,劝业银行台北分行(原土地银行台北分行,1933年建)最具代表。

    中文关键字: 洋风建筑 , 西洋历史式样建筑 , 英国维多利亚建筑 , 自由古典式样 , 辰野金吾式样

    英文关键字Western style , architecture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许连成
下一篇: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