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onardo, Benevolo. 1985.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 Hobsbawm, E. J.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Tomlinson, John. 1991. Cultural imperi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895年(光绪21年)甲午战争後,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台湾总督府将台湾的城市积极改造为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都会,以达成殖民者权力控制与经济掠夺的有利条件。改造汉人传统线性或丁字街的城镇结构,引入西洋方格式街郭(urban block)的规画方式,并模仿欧洲帝国主义流行的辐射式街道系统。1898年(明治31年)拆除台北城墙,辟为林荫大道。1905年公布「台北市区计画」,规画圆环为交通网的节点,设置纪念性建筑塑造地标,强化都市节点公共空间的政治象徵意义与殖民统治的合法性。
日治时期的台湾建筑,大约可以分类为两个阶段:殖民初期作品承袭了明治维新与欧陆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复古风格,1923年(大正12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承重墙砖造建筑乃逐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取代。新的构造方法自然产生了新的美学需求,也接纳了欧陆现代主义或美术装饰运动的流行,但是皆表现出殖民文化的矛盾与混杂性,并且融入了不少的本地的风土因子。例如1912年台北水患之後,重庆南路、衡阳路、开封街等区的灾後重建,总督府即配合市区改正订定骑楼类型规范,重建新的牌楼式骑楼街屋(1913-1914年),影响了日後台湾城乡的都市空间特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台湾回归,建筑思潮的发展大致可以从几条文化脉络来掌握:其一是国民政府推动的中国民族主义与宫殿式建筑;其二是美援之後的现代主义与新传统建筑;其三是全球化下的後现代主义。这三支思想相互交织,纠缠重叠,断断续续出现在战後的都市空间与建筑上。
首先是民族主义建筑。国民政府迁台之後,为了与大陆的文化大革命对抗,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传统,尤其在1950-1960年代的公共建筑设计上,大量出现中国传统琉璃瓦与雕梁画栋式的建筑,这些古典样式的新建筑一般俗称为「宫殿式」,指的是受法国布杂学院(Ecole des Beaux-Arts)影响的古典风格,以现代钢筋混凝土营造技术兴建的中国古典新建筑。如台北科学教育馆(卢毓骏,1959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壮/黄宝瑜,1965年)等意识形态化的建筑。
其次是相对於上述宫殿式建筑师,战後来台的大陆建筑师中,有另一批留美建筑菁英如张肇康、陈其宽、王大闳等人,他们受现代建筑大师华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与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影响,反对装饰,企图以朴素的材料本质与清水混凝土的构架,从中国传统思想中寻求与现代主义的结合点。如同张一调的论述,企图将自然主义的道家思想结合西方现代建筑的简洁美学。此类建筑作品如贝聿铭等人的东海大学校舍、王大闳的国父纪念馆等,都具备时代的意义。
台湾真正本土意识的兴起,约在1979年与美国断交之後。1981年行政院正式设立文化建设委员会,开始正视本地文化资产保存。1980年代之後由於戒严体制的松动,去中心主义,多元价值的要求,主体性与身分认同的问题等,成为台湾社会普遍关怀的议题。因经济起飞,房地产兴起,美国後现代主义的引入,刺激了本土设计思维的胎动,代表性作品如东势农会(吴增荣,1980年)、彰化文化中心(汉光/汉宝德,1983年)、宏国大楼(李祖原,1990年)以及101台北金融大楼(李祖原,2004年)等都曾经一度引起学界讨论。
台湾现代建筑的发展主要是在20世纪,此时期正逢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与全球化的影响,本地社会面临持续性的动荡不安,不论是日治时期建筑所呈现的殖民现代性,或战後的民族现代性,都清楚呈现了外在性的文化因子,现代社会的内在性反思仍不足,因此建筑上无法呈现清楚的文化现代性。
中文关键字: 殖民地建筑类型 , 民族现代性 , 骑楼街屋 , 宫殿式
英文关键字Colonial typology , National modernity , Arcade street houses , Palace style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