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恩士
2011-12-03 15:15:51   来源:   点击:

    其中文名亦作巴恩士,为清末首任福建台湾巡抚刘铭传(任期:光绪11-17年,1885-1891)大肆推动台湾洋务运动、将海防建设列为其主要项目之一,规画兴建9座、修建1座近代化洋式炮台时,聘请来台的炮台监工。鲍恩士的生平事蹟不详,在淡水外侨墓园中有两块疑似鲍恩士之墓碑,其碑文及墓园的文件中记载了此人之国籍、中德文名字(巴恩士、Max E. Hecht)、生卒年(一为1853-1892,一为?-1894)、生前之职等为Lieut(尉级军官)、享年39岁、立碑者,以及其曾获清廷颁赠具有双龙图案的「宝星三等第一」勳章。至於其中德名字发音不一致、另有Baons一名,以及有两座墓碑之原因,尚有待厘清。依据现今研究成果推论,於沈葆桢兴建安平二鲲鯓及打狗旗后等炮台之後,刘铭传所推动的台湾第二波9座近代化洋式炮台的兴建工程(1886-1888),除了其中一座尚不得而知外,其它8座分别为:基隆沙湾炮台(包括顶石阁及二沙湾炮台,後者为第一级古蹟)、打狗大坪山炮台、基隆社寮炮台、淡水沪尾炮台(第二级古蹟)、澎湖大城北炮台(国定古蹟)、澎湖金龟头炮台(国定古蹟)、澎湖西屿西炮台(第一级古蹟)及澎湖西屿东炮台(第一级古蹟)。上述的炮台多以砖栱甬道来串联兵房、炮座、弹药库及指挥所等设施,使得守军的生命安全更具有保障,与沈葆桢所推动的第一波近代化洋式炮台以露天的操场为守军集散中心有所不同,这个设计似乎是出自於鲍恩士的构想。

    参考资料

    1. 历史建筑资料库分类架构暨网际网路建置第一期委托研究计画成果报告书/计画主持人林会承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题塔书斋
下一篇:高屏溪斜张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