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工程机械 > 鹿陶洋江家聚落

鹿陶洋江家聚落
2011-12-03 15:16:46   来源:   点击:

    (台南县楠西乡鹿田村~)台湾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大的单姓宗族传统闽南式农村聚落。被台南县政府首例登录为「聚落」,成为台南县「鹿陶洋江家聚落」,而聚落区域范围包括楠西乡鹿陶洋段354地号,占地面积3.5公顷,现在约有三十户一百多人居住,保留一百三十多栋房屋,其中有从两百年以上历史的土角厝、竹编厝,到日治时代的红砖屋、洗石子屋,彷佛是台湾三百多年来农家建筑变迁的缩影。

    而「江家宗祠」也被登录为历史建筑,成为台南县第26处历史建筑,结构为四进三院,由拜亭、公厅、神明厅、祖祠由前而後,依着中轴线排列,「龙边」有六条护龙,「虎边」有七条护龙,总计十三条护龙,每条护龙长约二百公尺,子孙依序而居,分住近百户江家四大房的族民,每户格局通常是三间,地坪约十五至二十坪不等,范围439.73平方公尺。而屋前月眉形的莲花池,仍维持200多年前的旧形制,是过去农家必备的贮水池。

    鹿陶洋江家祖籍来自福建省漳州府诏安县,由江家第十二世的江如南,於清康熙六十年渡海来台,辗转来到此地,由於前临油车溪、背倚鹿陶洋山峦环抱,以中国风水而言,实属一块福地,所以江如南在此先造茅屋,之後其次子江会川,也於乾隆五年来台,家族在此开枝散叶,子孙渐多,至日治时期明治三十九年,已发展成如今的规模。而江家聚落之所以能保有现今规模,皆因江家先祖明订家训为「公地公用」、「新盖房舍不得高过厅堂」、「出嫁的女儿也不能住在大宅内」,所以各房即使翻修,也都能维持平房建筑,唯有因年代而有不同的建材,加上江家子孙繁衍却始终维系传统农业社会家族结构,十数代聚居而未分家,因此造成横跨多重年代的建物,有如台湾农村建筑的演进史,堪称是台湾农村聚落的博物馆。

    而在这古老的聚落,也流传着一则老榕树的传说,就是在江家古厝的入口有两棵大榕树,是被江家族人所认为的「夫妻树」,而且母树还等了公树十二年才等到。据说右边的母树是在五十年前种植,而且当时左边也同时种了另一棵榕树,但左边的榕树却总是种不活。经过十二年後,不知换过几次,种在左边的榕树,才终於顺利存活,且长成大树後,满布气根,而右边早种的母树却几乎没有气根,於是江家族人开始认为此两棵树乃「夫妻树」。

    鹿陶洋江家聚落充满了历史意义,为传承历史与文化风貌,每年一月、二月楠西乡都会举办鹿陶洋江家古厝文化古物展览,积极发展观光。但民国九十九年(西元2010年)三月四日高雄县甲仙发生芮氏规模6.4地震,对鹿陶洋江家聚落造成严重损害,目前仍待修缮。  

    参考资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鸟踏
下一篇:鸭头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