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龙
2011-12-03 15:18:33   来源:   点击:

    字翔云,广东汕头人,1880(光绪6)年生於广东普宁县田心村(今普宁市占陇镇), 1953年卒於柬埔寨金边,为清末民初汕头地区的剪黏司傅,人称金龙司,作品习以翔云、雨池氏字号落款,日本昭和年间来台施作剪黏,因其技艺精湛,在当时与另一剪黏名匠洪坤福并称为「南何北洪」,享誉整个台湾剪黏界。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何金龙,走过许多国家。为求有一技养家,跟随着墙画司傅陈武升学画,勤学苦练,习得良好的绘画技巧。1899-1903(光绪25-29)年汕头存心善堂兴建时,陈武升师徒俩与另一潮汕剪黏司傅吴丹成对场竞技,一举成名。自此之後,何金龙开始承接了汕头、普宁、惠来及潮阳等地多处的剪黏工作,甚至远至海外的台湾及泰国工作。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如同多数的广东司傅逃往东南亚避难谋生一样,何金龙举家移民南洋,定居柬埔寨金边,继续从事着剪黏工作,後来还参与金边柬埔寨王宫的整修工作。传徒方面,何氏培养了何海洲(何氏之子)、陈子秋、王维丰、杨清泉、周俊兴及陈如逊等多名中国徒弟外,离台时亦曾带着一名台籍徒弟王石发(1905-1987)回大陆习艺。历经五十多年的执业,何氏的作品分布范围相当地广,不仅在潮汕地区有其作品,台湾或东南亚地区也见得其作,主要包括台湾地区的学甲慈济宫(1927-1929)、佳里金唐殿(1928)、台南苓子寮保济宫(1928)、台南市竹溪寺(1930-1931)、台南市昆沙宫(1931)、台东天后宫(1932-1933)等庙宇,以及大陆地区的郭厝寮许氏宗祠(1927)、果陇庄氏东祖祠(1933)等。不过二地遗留的作品类型不一样,留存在大陆的作品以宗祠的厝顶剪黏为主,台湾保留的是庙宇建筑,留有较多精彩、较为完整的人物水车堵或牌头。何金龙的剪黏特色在於粗细的掌握恰如其分,不管是屋脊上的「双凤朝牡丹」,或尪仔堵内人物的「尪仔格」、「尪仔面」,自成一格。除此之外,他出色的画艺对於台湾府城一带的彩绘画师也曾带来相当程度的影响。所以就一个潮州剪黏司傅来说,金龙司也许不是清末民初潮州地区技艺最杰出的司傅,但他能同时在剪黏与彩绘二项技艺上均有优异的表现,其技艺当是具有一定水准之上,更重要的是他为台湾剪黏发展带来了一次技术交流的机会。

    参考资料

    1. 历史建筑资料库分类架构暨网际网路建置第一期委托研究计画成果报告书/计画主持人林会承教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付点柱
下一篇:垂花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