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工程机械 > 台湾建筑总论

台湾建筑总论
2011-12-03 15:29:32   来源:   点击:

    人类演进的历史约有两百余万年之久,但在距今七、八千年以前,迈入新石器时代之後,因农耕、捕鱼及豢养上的需要,才形成定居的社会,并营筑住所,以供安身繁衍、照顾农畜及储存粮食之用,从而开启了人类的建筑文明。

    早期人类的住所,多以其生活周遭的竹木草土石等为建材,因应自然及社会条件,而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式样;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环境及思想观念的改变、生活条件及科学技术的提升,以及族群的交流,其构造物的种类增多、量体增大,形式、空间、构造、材料愈趋多样,进而成为文化的载体、艺术的表徵。

    台湾早期人类的发展轨迹,不出前述的模式。依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在3百万年至1万年前的更新世冰河期间,因海水下降,台湾数度成为欧亚非大陆板块的一部分,於此期间,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追随动物群的迁移来到台湾。从现存的遗迹及遗物推断,台湾旧石器时代的小型社群,居住於天然洞穴、岩荫或隐蔽背风处,以狩猎及采集维生。以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遗址为例,此遗址始於距今约5万年以前,有十数个天然的石灰岩洞穴,多位於陡峭的海岸山崖上,视野辽阔、攀爬不易,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而洞内宽敞乾燥、通风采光均佳,是相当理想的生活空间。

    在更新世冰河期结束之後,海水逐渐上升,台湾成为大陆边缘的岛屿。地理条件的改变,也影响了气候及水文,使其拥有了崭新的景观。海岛台湾在地理区位及自然条件上拥有一些明显的特徵:(一)位居太平洋花彩列岛最内环的中央;(二)为花彩列岛中最接近欧亚非大陆板块的大岛;(三)台湾岛与澎湖群岛的四周被急流的黑潮所围绕,并因而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四)冬天有强劲的东北季风,而夏天有极具威胁性的台风。(五)高耸的山脉将台湾岛分隔成东、西两大区域,两侧东西向河川进一步地将土地切割成许多小区块,并阻隔了南北之间的陆路交通。上述的特徵使得台湾成为海洋民族与大陆民族之间极具挑战性的交通及战略要冲,加上气候宜人、地理多变、天然物资丰盛、历史因缘,使其成为优良的人类生活场域。

    依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在距今约七千年前,台湾与世界上许多地区一样,出现新石器时代文化,也开启了建筑历史;自五千年前开始,岛上同时居住着许多不同的族群,各族群考量台湾特有的自然及社会环境、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及较晚近民族基於特定的政经军等目的,陆续在岛上建构了不同风格的建筑物。从现存的建筑物及文化遗迹,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大体上可以将台湾建筑区分为以下7个文化类型:(一)史前建筑(约7,000–500 B.P.)、(二)南岛建筑(约6,000 B.P.-1970s)、(三)荷西建筑(1622-1670s)、(四)汉式建筑(1640s-1950s)、(五)西式建筑(1860s-2000s)、(六)日式建筑(1895-1950s)、(七)现代建筑(1990s-)。兹分述如下:

    一、台湾建筑的曙光:史前建筑(约7,000 B.P. -400 B.P.)

    台湾建筑的史前时期,大约始於距今七千年前,止於距今四、五百年前。在这六千多年间,经历新石器时代早期(7,000-5,000 B.P.)、中期(5,000-3,500 B.P.)、晚期(3,500-2,000 B.P.),以及金属器时代(2,000-400 B.P.)等阶段,而大约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全台各地便拥有了不同的文化。例如:北部的芝山岩文化及圆山文化、中部的牛骂头文化及老崩山文化、南部的牛稠子文化、东部及澎湖的绳纹陶文化等。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金属器时代,新的文化陆续出现,例如:北部的植物园文化及十三行文化、中部的营埔文化及大邱园文化、南部的大湖文化及凤鼻头文化、东部的卑南文化及麒麟文化等。

    台湾史前遗址的总数超过一千个,遍布於各重要岛屿,甚至於台湾岛2,950公尺的高山上,部分者保存了柱洞或壁体,仅有卑南文化及麒麟文化等少数遗址的地表上尚有遗迹。有限的遗物及遗迹虽不足以还原当时聚落及建筑物的全貌,但是考古学家依据尚存的蛛丝马迹推论及拼组了部分者的形貌:(一)北部地区:圆山文化及十三行文化的部落多采集村形态,其家屋多采低浮脚楼式样(俗称「低干阑式」),但是圆山遗址中则有一些穴洞居住的遗迹;(二)中部地区:牛骂头文化的苗栗三柜坑遗址中发现一些堆石及柱洞,但其建筑形制不详;大马璘文化曲冰遗址的部落采密集村形态、排列整齐,其家屋采地面式样,以竹木茅草为建材;(三)南部地区:凤鼻头遗址的社群似以浮脚楼为其住屋;垦丁及鹅銮鼻早期社群的居址多位於缓坡上,顺着地形,采集村形态,其建筑物以石板构成,形制类似现今鲁凯及北排湾族的建筑物;(四)东部地区:麒麟文化的社群,以巨大的岩片做为其建筑物的主要支撑;卑南文化的部落规模庞大,其聚落采密集村形态,户户紧邻,其家屋采地面式样,以石板为主柱,以木竹及茅草为墙身。台湾的史前时期,开启了建筑发展的曙光,虽然遗迹有限,但是足以令人感受到多种文化在各区域中同时浮现,并塑造出不同类型的地域性的建筑文明。多元的族群、多样的建筑形制,使得台湾建筑在起步阶段,便已是热闹而丰富。

    二、顺其自然:南岛建筑(约6,000 B.P.-1960s)

    「南岛建筑」即现今俗称的「原住民族建筑」。台湾的原住民族均属於南岛语族,自清代以来便被概略地分为高山族与平埔族两大族群,其中的高山族包括了泰雅、赛夏、阿美、卑南、排湾、鲁凯、布农、邹、达悟等各族,平埔族包括了噶玛兰、凯达格兰、龟仑、巴布萨、洪雅、巴则海、邵、西拉雅等各族。在17世纪初期,荷兰及西班牙人来台之前,原住民族已遍布台湾全岛,以及兰屿、小琉球等小岛上;各族群有其势力范围。

    在建筑文化方面,台湾的高山族群中除了鲁凯与北排湾、赛夏与泰雅族类似之外,其余各族大异其趣。多数族群采取集村方式,居址自高山台地、山坡地、河阶台地到平原,相当多样。其聚落中除住屋外,较常见者有望楼、会所、头骨架、谷仓、猪栏、鸡舍等。此外,卑南族人拥有祖灵屋及女巫家等,而达悟族人则有船屋及产房等。多数族群的住屋兼具世俗及神圣象徵的双重功能。

    高山族群的建筑形制大体上可归纳为:浅穴屋、地上屋、土台屋、浮脚楼、地下屋等各种。多以竹、木、草、土、卵石、石块为建材,以搭接、捆绑等方式组构而成;但是北排湾族群与鲁凯族群者则以粗木为骨架,以石板为墙身、地板及屋顶。

    台湾平埔族群的聚落,多位於平原或浅山地区,多采集村形态。其聚落由家屋、竹围、望楼、田寮、广场及公廨等构成。家屋由数座住屋及禾间(即谷仓)呈现有机式的(organic)组合。平埔族群以大肚溪为界,以北(包括宜兰)各族群的住屋以低浮脚楼为主,以竹木为地坪;以南各族群以土台屋为主,以泥地或编竹为地坪;两者的平面同为长方形,屋内通敞,无隔间及家具,并以短边(即汉人所认知的侧面)中央为门,以单木挖凿为梯;其屋身为竹木造、由底至顶向外倾斜,有如船舷,为其建筑文化中最显着的特徵之一。

    台湾的南岛建筑文化,多因应地理特色,利用自然材料,以简易的工艺技巧,集结部落内的人力,所共同搭建而成,具有「因地置宜、顺其自然」的特色。同时因彼此间自然及文化的差异,而拥有不同的风格。在南岛建筑文化中,平埔族群者於清中叶因土地被汉人占领而逐渐消失,即使如此,其竹围、材料加工及搭接技术因被汉人延用而尚存於台湾南部地区。至於高山族群,因地处偏远,其建筑文化直到半个世纪以前,才逐渐改变成近代砖或钢筋混凝土式样。

    三、机械式(mechanical)设计文化的初现:荷西建筑(1622-1670s)

    17世纪上半叶,荷兰与西班牙两国先後占领台湾,以做为其航海贸易据点。荷兰於1622年占领澎湖,1624年转进安平,1642年击败西班牙而占有全台,1662年被郑成功击败而撤离,1664-1668年再度占领基隆,总计在台近44年。西班牙於1626年占领北台湾,1642年被荷人击败而撤离,总计在台16年多。

    荷兰与西班牙人占领期间,台湾属於地区分治的部落社会,凭藉着武力,两国轻易地掌握了统治权,随後在各地兴建了城堡(castle)、堡垒(fortress)、街市、公共设施、商馆、住宅、教堂(修道院)、营舍及学校等建筑物。总计荷人兴建城堡及堡垒7座、市街3处;而西班牙人兴建城堡及堡垒5座、市街2处。其中以荷人兴建的澎湖风柜尾蛇头山城堡(Pescadores, 1622-1623)、安平热兰遮城(1624-1643, Orange, Zeelandia)、赤崁普罗民遮城(1653-,1655, Provintia)、淡水安东尼欧堡(1644, Anthonio),以及西班牙人兴建的鸡笼圣萨尔瓦多城(1626, San. Salvador)的规模较大,同时最能表现出当时荷西殖民政府的营建技术。17世纪荷兰与西班牙的教育及科技发达,殖民组织庞大,并拥有许多专业人员针对海外殖民建设制定规范、准则,以及制度化的规画、设计及操作流程。从文献中可以了解到,当时两个殖民组织以量化的数据、几何形的模式,也就是俗称的机械式(mechanical)方法为基础从事都市规画及建筑设计。这些观念及手法也运用在台湾,例如从事安平热兰遮市镇(1628-, Zeelandia 也称为大员市镇)建设之前,先绘制设计图,将基地画分为许多格子状街廓,於适当的区位设置市政府、商馆、税务所、市场、坟场、收容所、监狱等公共设施,以及於宽阔的道路铺设硬铺面及排水沟。

    城堡及堡垒等大型建筑有基本的配置,再依据基地环境调整,先绘制图面及模型送交总部核可後,再行施工。例如安平热兰遮城及鸡笼圣萨尔瓦多城均采方形,周围有城墙、棱堡(或圆堡)、弹药库及了望亭等;城内为长官公馆、军营、教堂、监狱、托儿所等建筑物。多数的建筑物为长方形,楼高可达二层以上,其量体较南岛建筑为大。

    荷兰工匠长於砖造,由热兰遮城及普罗民遮城的砖栱作工,可以感受到其纯熟的技巧;西班牙盛产石头,其工匠擅长石造,因此以石板条做为鸡笼圣萨尔瓦多城的城体。这些砖石运用与构造方式,均为台湾以往所未见。

    荷西殖民政府在台湾营建的建筑物,目前仅有淡水安东尼欧堡尚称完整,而澎湖风柜尾蛇头山城堡、安平热兰遮城及赤崁普罗民遮城仅保存一小部分,其余者则已消失无踪。

    荷兰与西班牙统治时期,相较於台湾的历史,算是相当的短暂,主要的影响范围也局限在少数的军政据点。在历史的偶然下,两国将机械式的规画设计理念首度引入台湾,然而随着汉人政权的迁入,这些理念也走入了历史。

    四、具体化的礼制:汉式建筑(约1640s-1950s)

    汉文化在17世纪上半叶,因荷人从事南台湾内陆垦拓亟需大量劳工,适逢中国闽粤数次大饥荒之际,随着受雇垦民来台而逐渐生根。1662年郑成功击败荷人并建立王朝、1684年清领之後,闽粤移民再度涌入,其後逐渐占领平原及近山地区。日本时代之後,汉文化随着垦民的脚步进入浅山地区,最终涵盖了高山以外的平原与丘陵。

    汉人来台初期,生活贫穷,其建筑物也多因陋就简;到了18世纪初期因生活环境改善,致使城镇乡野中有了较多的红瓦厝;19世纪上半叶之後,富绅家族渐多,并竞相兴建木作精美的大厝及大庙;到1950年代以後,由於西方风潮影响,汉式建筑逐渐没落,而被近现代建筑所取代。

    在17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末叶之间,汉人政权建构了周密的的行政体系,社会环境也相对地稳定。在这两百多年间,从官方到民间,兴建了居住、商业、产业、行政、教育、社福、军事等各类建筑;其中以厝屋、店仔厝及庙最为普遍及重要,其它者尚有花园、书院、会馆、菜堂、牌坊、炮台、隘门、敬字亭等。汉文化重视礼法制度,并透过伦常、风水、鬼神、禁忌等观念建立形式、空间及营建体系的基本模式,使得汉式建筑如同具体化的礼制,导致汉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社会经济条件许可,即尽力营建形貌类似的建筑物,以满足其礼俗需求。台湾汉文化族群以福佬人及客家人居多,两者的建筑文化类似,来台之後,以家乡的建筑式样为基础,运用本地的建材,以及平埔族人的部分营建技术,建立了台湾的汉式建筑文化。一般来说,在形式上,较重视线条的流畅与起伏,以及具有较多的装饰物件;在空间上,具有对称的配置、封闭的院落、明确的位阶、注重尺度吉凶等特徵;在构造上,其构件多较为小巧精致;在材料方面,则依据部位,分别运用土木竹砖瓦石等建材。

    五、追随欧美的潮流:西式建筑(1860s-2000s)

    1858年「天津条约」之後,台湾因开口通商及清廷推动洋务运动,而有税务司署人员、领事馆人员、洋商、传教士、专业技师等洋人进驻淡水、大稻埕、安平、高雄哨船头等口岸,并引入西式建筑。1895年日治之後,除了洋商及传教士等续留台湾之外,日本政府及民间所聘雇的建筑技师为台湾引进了第二波的西式建筑。1945年以後,自中国迁台的建筑师及其後进们,再度将西式建筑风格引入台湾。

    开口通商时期所引进的西式建筑有以下4大类:(一)洋关与领事馆的建筑,(二)洋行、传教士的住宅及礼拜堂等,(三)本地富绅番仔楼,(四)洋务运动的交通、产业、工业、教育、国防等建筑。前述的各类建筑中,其住宅及办公厅舍多采当时西方盛行的阳台殖民地式样(Colonial Verandah Style, 或称Bungalow)。日治之後,基於统治、环境品质、产业开发及移民等需求,在全台各地展开建设工作。当时自日本本土所聘雇的建筑技师,如野村一郎、森山松之助、井手薰、栗山俊一、松ヶ崎万长、小野木孝治等人,将当时欧洲的建筑风潮陆续引入台湾,包括:(一)新古典(Neo-classical)式样:如台湾总督府博物馆、(二)历史主义(Historicism):如台湾总督官邸、(三)近代西式风格:如北投温泉公共浴场、(四)装饰主义(Art Deco):如台南警察署、(五)美术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及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如台北公会堂。而台湾本地司傅,也起而效尤,将洋式装饰及工法应用在传统厝屋之上,形成所谓的「汉和洋混合风格」。

    1945年,国民政府来台,受到欧美建筑风潮影响下成长的建筑师们,以西洋为师,将国际式样(International Style)、地域主义式样、後现代建筑(Post-modernism)式样、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等先後引入台湾。此时的西式建筑因强调创造性,在式样上快速变换,而屡见新风格。

    在历经百余年,洋人、日人、国人三波的接力引入後,西方建筑设计思潮与方法,透过专业教育,取代了传统的汉式建筑的思维,随着社会风尚的西化,人们也逐渐适应新的空间模式,即使如此,汉文化中部分根深柢固的礼俗,在西式空间中,难以适当依附,这个普遍的困扰成为日後新一代建筑师反思西方建筑思潮的主要的动力之一。

    六、「坪」与「榻榻米」:日式建筑(1895-1950s)

    1895年之後,来台的日籍建筑技师除了引进西式建筑之外,也兴建了日本本土所习见的建筑式样,较常见者有:(一)高床式样:类似南岛文化中的浮脚楼式样,将地坪抬高,以榻榻米为铺面,周围有缘侧,屋内多为障子(糊纸格子拉门)可动壁,以长条木板水平叠组(俗称「雨淋板」)为屋身外表材料;常见於官舍、招待所或旅舍等,如梅屋敷、澎湖厅长官舍、草山御宾馆及麻豆总爷糖厂招待所等。(二)木作或混凝土作仿宋式样:源自於中国宋代建筑而有的形式,有木作及混凝土作之分,前者如临济宗护国禅寺,後者如曹洞宗两大本山别院及北投铁真院等。(三)和汉混用及改良式样:为改变自汉式风格的和风建筑,如大溪武德殿、台南武德殿等。(四)神道教式样:如桃园神社。(五)帝冠式样及兴亚式样:「帝冠式」为於西式古典建筑屋身上添加日式屋顶,如高雄市驿所及高雄驿;「兴亚式」为於现代建筑屋身上添加日本屋顶,如澎湖厅舍等。

    1945年日本撤离台湾、国民政府来台之後,先是下令将建筑物上的日人题名及日治年号加以抹除,1974年再度下令将多数的神社及石灯等日式建筑拆除。即使如此,具有良好使用功能的州厅舍及武道馆等日式构造物依然被持续地使用。

    由於政治的原因,日式建筑短暂地在台湾出现50年後,随即中止了发展,即使如此,日式建筑的两个基本的计量单位:「坪」与「榻榻米」(後者也是构件名称)依旧深植民间,而高床形式、原色木作、障子、床之间及床脇的作法,则被称为「和室」而融入於部分的现代住宅中。

    七、本土风格的尝试:现代建筑(1990s-)

    在战後西式建筑袭卷全台之际,部分建筑师尝试以西方的设计方法、现代工法及建材、以及开模印花的技巧,来设计具有汉式风格的建筑物。就形式而言,有以下3大类:(一)北式建筑:在民族主义或标榜正统的影响下,所兴建的宫殿式样的建筑,如台北圆山大饭店、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台中孔庙、高雄孔庙、台南县天坛、高雄佛光山等;(二)南式建筑:因民俗信仰理念而兴建的台湾汉式建筑,如:台北忠义行天宫、三峡行修宫、台北指南宫凌霄宝殿、台北行天宫、垦丁青年活动中心等;(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点下的建筑:以西式的空间、构造及材料为基础,而外形具有中国风味的建筑物,如前台北国立科学教育馆、国父纪念馆、善导寺慈恩大楼等。前述者多为公共建筑或宗教建筑,对於社会大众的建筑理念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

    1980年代,受到乡土论战的影响,本地的建筑师开始嚐试以西式建筑为主体,将台湾汉式建筑元素添加於形式或空间上,由於唤起了共同记忆,而受到社会的瞩目。如澎湖青年活动中心、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大安国宅、新竹县立文化中心等。

    1990年代以後,由於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以地方自然及文化为主体的建筑设计逐渐受到瞩目。先是1994年宜兰县政府举办「宜兰厝」设计竞图,在地方政府主导下,年轻的建筑师尝试以在地的历史文化风貌为主体,从事设计工作。在此稍後,强调本土风格的大型文化性建筑也依次兴建,如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等。1999年921大地震後,中部地区展开重建工作,在教育部强力主导下,优秀的年轻建筑师得以一展身手,设计出许多兼具现代感及本土风味的校园。

    合理的建筑形式风格,源自於在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涵构、社会氛围、功能需求、工法及材料等,1990年代以後陆续出现的本土风格的建筑,多仅止於历史形式的再创造,显然尚有改进的空间。即使如此,这些建筑师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自觉的态度,仍然值得期待。

    八、结论:潮起潮落

    台湾的建筑文化,系在:(一)自然环境特色、(二)建筑文化原型、(三)文化的融合,三股力量交互影响下塑造而成。自然环境特色造就了多元的族群、文化根源及建筑风格、以及间接地促成社会的竞合;建筑文化的原型,或属海洋风格、或属大陆风格,随着族群的脚步而萌芽;各文化停驻的时间长短不一,但是在短暂的历史进程、有限的空间范围中,彼此相互的吸收及混杂。

    岛屿台湾像似一个忙碌的舞台,人来人往、潮起潮落,在历史洪流中,部分的建筑文化停止了发展,部分者持续以新的面貌呈现,从而建构了丰富而具有断层、多变、混血等特徵的台湾建筑文化的容颜。

    中文关键字: 史前建筑 , 南岛建筑 , 汉式建筑 , 西式建筑 , 日式建筑

    参考资料

    1. 宋文薰。1980。〈由考古学看台湾〉。收於《中国的台湾》。台北:中央文物。
    2. 李光周。1999。《垦丁国家公园的史前文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3. 林朝棨。1966。〈概说台湾第四纪的地史竝讨论其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关系〉。《考古人类学刊》,28:7-41。
    4. 林会承。1999。〈史料中所见的台湾平埔族建筑〉。《中原大学设计学报》,1(1):1-28。
    5. 林会承。1999。〈台湾的荷西殖民建筑〉。收於《八十八年度台湾史蹟研习会讲义汇编》。台北:台北文献会。
    6. 林会承。2003。〈台湾清末洋式建筑研究(一)〉。《艺术评论》,13:15-94。
    7. 林会承。2004。《历史建筑资料库分类架构暨网际网路建置第一期委托研究工作计画》。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中部办公室。
    8. 林会承。2007。〈「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门」:台湾汉人厝屋的历史意义〉。《新活水双月刊》,13:14-21。
    9. 崛込宪二。2006。《台湾日式木造建筑解说手册》。南投: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中部办公室。
    10. 许木柱。1995。〈第一章第三节〉。收於《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胄篇》。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1. 陈仲玉。1994。《曲冰》。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2. 傅朝卿。1999。《日治时期台湾建筑》。台北:大地地理
    13. 臧振华。1999。《台湾考古》。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14. 刘益昌。1996。《台湾的史前文化与遗址》。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台北圆山大饭店
下一篇:栋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