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wrie, W., 1997. Fundamentals of Geo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tein, S. and M. Wysession, eds. 1985. Seismology, Earthquakes, and Earth Structure. Malden, MA: Blackwell.
- Lay, T. and T. C. Wallace, eds. 1995. Modern Global Seismology.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 Shearer, P. M. 1999. Introduction to Seismolog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olt, B. A. 1993. Earthquakes. New York: W. H. Freeman.
- 中央气象局。http://www.cwb.gov.tw。
- U.S. Geological Survey. http://www.usgs.gov。
- 3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http://www.jma.go.jp。
- 徐明同。1979。《地震学》。「大学用书」。台北:黎明文化。
- Aki, K. and Richards P. G., eds. 1980. Quantitative Seismology.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 Bullen, K. E. and B. A. Bolt, eds.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seism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地球物理学是根据物理学原理,设计及使用仪器,观测固态地球诸多现象,从而探讨及了解地球内部。相较於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是较为年轻的科学,19世纪末因科技进步,制造出适用的仪器,地球物理学才开始蓬勃发展,并愈演愈盛。地球物理学主要发展出六大类:震、重、磁、电、热、地形变,即观测地球发出的震波、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大地变形,根据物理法则,推论相关的地球内部特性。
地球物理学有如下特徵:(一)地表观测:主要在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再推论地下深部的情况。(二)累积叠加:地球信号一般都很微弱,需利用多部仪器及多次观测(或长期观测),将信号累积叠加,予以强化。(三)逆推模拟:根据物理原理,从地表资料逆推地下构造,或建立模型计算地表应有之物理量,并与观测值比较。(四)现今现象:观测到的结果为现今之地球,但可建立模型,推论时间上可能之演化。(五)非唯一解:常有空间上非唯一解的问题,例如体积大、密度小的物体产生的重力场,与体积小、密度大者相同,需利用其他条件作为制约,以解决非唯一解的问题。
近代,藉着电脑科技之助,制造出精密耐用的仪器,且因价格降低得以大量设置,大量仪器收集到的大量资料亦经电脑处理,信号的解析度及品质因此大幅提升,使得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一日千里,例如太空科技发挥「从高空测地球」,在短时间即可收集大范围的资料,新的现象或新的观点不断被发觉出来,复杂的地球内部也愈来愈清楚。
除了探测地球内部、求得新知外,地球物理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在於能源探勘及天然灾害防治。利用地球物理探勘,人类才得以发现地下深处的油藏,造成近代文明的兴盛。地震、火山、海啸等天然灾害可以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加以了解,并使用仪器监测,进行防灾及减灾。
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相辅相成,二者虽以不同工具探测地球,但目的相同,都是探讨地球内部,资料可以互相沟通,建立从浅到深的地球资讯。在整体地球的架构上,地球物理学也与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携手合作,成为探索地球不可或缺之一部分。近代统合成为「地球系统科学」,对地球四大圈及各圈之交互作用,提供重要的贡献,协助减缓或解决因人类过度使用地球资源,所引发的地球危机。
贰、地球物理学原理及方法
地球物理学主要有六大类:震波、重力、地磁、地电、地热及地形变,由名称可以知道其所根据的物理原理:
(一)震波:利用波动理论,尤其是弹性体力学及物理光学的部分,以波动方程式为基础,建构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过程,量测的物理量是震波速度。依理论及实用分为地震学及震波测勘学。震波从震源出发,经过地球内部,到达测站被地震仪接收,因此,震源、震波传递及强震地动成为地震学三大部分。震波测勘学则利用震波反射信号成像原理,为地下构造摄影,测知其分布,从而获取所要的地下构造资讯,例如地下油藏。
(二)重力: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位场理论,以波桑方程式为基础,探讨地球内部的质量分布,量测的物理量是密度。重力场是较为单纯的物理量,受环境变动影响较小,除了地面外,也可在空中及海上观测,因此重力观测比较便宜,可以获取大范围资料。近代重力仪器量测精度已可达10-8 mgal,地表观测到的重力变化,可以提供地下构造分布极佳的地表制约,小至数公里深的断层构造,大至地函柱对流,都可以在重力场变化上表现出来,重力方法是经济有效的地球探测方法。
(三)地磁:利用磁感应公式建立位场理论,量测的物理量是地下物质的磁感率分布。以磁力仪测量各地的磁场变化,经去除地球磁场日变化及纬度的影响之後,如果仍有磁力异常,通常是由地下构造或岩石的磁感应不同所引起,一般沉积岩的磁感率远小於火成岩或变质岩,故磁力法常用以测定基盘面的起伏,或找寻火成侵入的情形,在磁或铁矿体的探勘上,也很有用。地磁测勘也可量取岩心的磁性及磁感方向,建立地磁反转剖面,经与地层年龄结合,建立地球磁场反转史,可作为定年的方法。
(四)地电:分为地电阻法及电磁波法,地电阻法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通电後的地下电场,电磁波法则利用天然闪电或地球电离层及磁层变动,产生的感应涡电流场的电磁波理论来计算电磁场,二者均探讨地下物质的电阻率,从而推论地下构造分布。地电阻法大量用於大地工程基础调查、地下水探查等,电磁波法则用於探测数十至数百公里深的地壳或上部地函构造,是板块构造研究极为重要的方法。
(五)地热:利用热传导公式,测量接近地表或钻井中不同深度的温度值,以估算热流密度或热源库强度。以热传导方式形成的热流密度,是热导率与温度梯度的乘积。热导率是度量热量通过物质难易程度的一种标准。地热温度测量是地热资源探勘的基本工作,岩石的热导率受其成分、孔隙率、温压等条件影响变化幅度不大,所以影响热流密度的原因,仍以地温梯度为主。全球平均的地表热流密度约为每平方公尺61毫瓦,但是地热异常区的地表热流密度常可高达每平方公尺数百毫瓦。
(六)地形变:利用大地测量方法,观察地壳变形,从而了解板块运动作用下地球内部的应力及应变分布。早期使用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如三角测量,近代则利用GPS大地测量,接收人造卫星讯号,在测点连续观测地形变动。另外亦大量使用遥测,以航空器大范围收集地表变形资料。
参、台湾的地球物理学研究
台湾地震频繁,1900年代初期起,即使用近代地震仪器观测地震,有完整的地震研究史。其他地球物理研究则与油气探勘息息相关,1950年代,由於苗栗地区油气探勘成功,在中新世的打鹿层及木山层发现大量油气,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探勘研究迅速发展,尤其是震测、重力等方法。1957年,为弭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全球敌对的气氛,联合国发起「国际地球物理年」,全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研究地球,宣示「全球都是一家人」的观念,台湾中华民国政府为响应此极具意义的活动,遂结合苗栗油气探勘,成立专责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启台湾地球物理研究新页。
油气探勘所仰赖的反射震测法,在1960年代发展出CDP技术,以多波道多震源点方式,收集重复资料,经叠加後强化信号,并利用当时刚开发的电脑来处理大量资料,使得深部的构造清楚呈现,成功开发陆地最大的通霄-铁钻山油气田,奠定台湾油气探勘及开采的基础。油气探勘工作遍及台湾西部平原及部分西部麓山带,包括台北盆地及屏东平原,後来更扩大到台湾海峡,尤其是新竹外海及台南外海,建立起以「北港高区」为界的台湾西部变形前缘构造的基本架构。
重力仪器较为简单,在日治时期已有若干观测,油气积极探勘的时期,所有平原地区都有密集的重力图,协助大构造分布趋势之研究,对油气探勘帮助很大。山区的重力值则有赖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员深入山区三角点量取,至1980年代始完成全岛的重力观测,揭示台湾重力曲线与山脉地形分布不一致的现象,对台湾造山运动研究投下重要的制约条件,引发一直到今日仍持续不断的台湾三维地体构造研究。磁力观测方面,常与重力同步实施,也有平原区的磁力分布图,若干海域曾实施空中磁测获取大范围的地磁资料,但台湾陆地尚未做过空中磁测。地磁反转的研究则在中央研究院有完整的发展。
四、台湾的地震研究
台湾地震很多,地震观测历史也开始得很早。台湾地区地震观测从20世纪初开始迄今,一百年时间内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897年至1944年之日治时期,主要跟随日本系统,将地震观测业务置於气象厅,并於全省各测候所内设置地震观测站,共16个,如今日之台北、台南、台中、高雄、台东、花莲、恒春、澎湖、阿里山、宜兰、新竹、成功、大武等气象站均是,这些气象站目前仍设有地震测站。日治时期使用之地震仪都为机械式,包括大森式地震仪及威赫式地震仪,这些仪器放大倍率很小,只有几十倍,至多一百倍,并以烟纸记录,这些宝贵的记录目前已制成微缩影片保存。此时期发生的最大地震为1935年新竹-台中烈震,灾区在台中县后里、神冈、清水及苗栗县的狮潭至三湾一带,共3276人死亡,是为台湾地区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该地震过後,有些测站的仪器更新为电磁式,并增设了新竹、宜兰两个观测站。
1945年至1972年为第二个时期,此时期为台湾地震观测低潮期,在设备上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由於日治时期所遗留下来的仪器逐渐损坏,地震观测近乎停摆。此时期仍时有灾害性地震发生,例如1964年白河地震,造成嘉义、白河、关子岭地区106人死亡。此段时期所幸有世界地震观测网(World-Wide Standardized Seismograph Network,简写WWSSN)前来阳明山鞍部设立ANP测站,聊备一格。此世界地震观测网除了观测地震外,亦有监测核爆之功能,属於冷战时期之产物。
白河地震发生後,政府监於台湾深受地震威胁,遂於1971年在国科会下成立地震专案小组(1982年改隶属於中央研究院,成立地球科学研究所),设立台湾遥记式地震观测网(Taiwan Telemetered Seismic Network,简写TTSN),开启台湾地震现代化观测的新里程。该网共有25个站,测站编号以TW开头,例如TWU为乌来。TTSN使用之仪器为美国Mark出产之L4C感应器或Kinematric之SS-1感应器。最初只有垂直分量,後来逐渐增加两个水平分量。感应器所侦得的信号经放大後,利用电话线或无线电波传回台北记录中心。TTSN由於仪器感应灵敏,且为中央收录,时间一致,可侦测许多小地震,平均每年可收录4,000个以上。由这些地震分布的位置及发震型态,台湾附近板块运动的形貌才逐渐明朗,给台湾造山运动理论注入新的活力与视野。1971年至1990年为TTSN时期,奠定台湾近代地震观测之基础。
中央气象局地震仪器於1981年开始更新,采用美国Teledyne公司的S-13三向量感应器,共17个站,最初为数字磁式带记录,後来才改为电话传输至台北本局地震中心。1986年花莲外海连续两个地震,造成台北市灾情,如中和华阳市场倒塌,加上此时期世界各地接连几次大地震,政府遂决心建立新一代的台湾地震监测网,除了改组气象局地震观测单位为中心,增加人力,并大幅增设地震观测站,新增的站都经挑选设於较安静的场址,至於原来设於都会区气象站内的测站,则将感应器埋入一百或两百公尺深的井底,提高侦测能力。气象局地震观测网後来增加到49个站,其中有8个站设於嘉义附近,用於侦测最危险的嘉南地震。1990年,气象局地震中心的组织及业务已渐趋完备,为统一全国地震观测及发布,中研院地球科学所所属的TTSN 25个站,遂移交气象局,合并成立74个测站之气象局地震观测网(Central Weather Bureau Seismic Network,简写CWBSN)。每一测站皆装有三分量之地震仪,资料并以数据专线传回台北中心站,经电脑自动化处理,将地震定位所花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对全岛地震可迅速掌握。
新一代CWBSN扩建完成後,台湾地震观测开始步入现代化观测的时期,平均每年观测到的地震在1万个以上,将台湾岛在板块作用下所引发的地震行为,钜细靡遗的刻画出来。这套地震资料,定位误差最多3公里,而且大小地震都能收录,在震灾预防及学术研究上逐渐发挥功能。
1990年以後,除了CWBSN即时遥记式地震观测全面作业,严密监测全岛之地震外,为了收集都会区的强地动资料,了解地震在全台湾不同人口密集地区或不同结构物内之振动特性,以有效进行地震防灾准备,气象局地震中心亦积极推动台湾强地动观测计划(Taiwan Strong Motion Instrumentation Program,简写TSMIP),计划有两部分,一为设立600部自由场强震仪,另一为选择十几栋代表性建筑物(共400部强震仪,後来增加到五、六十栋),在其内密布仪器,收集结构物之振动资料。TSMIP已於1996年全部安装完成,收集的资料对全国地震防灾将发挥极大的功用。这项极具雄心的地震观测计划,亦建立了台湾地震研究,在全世界令人瞩目之地位。
气象局地震中心现代化地震观测网建立完成後,密布全岛的地震仪将发生於1999年,20世纪台湾最大的集集地震(九二一地震)之行为钜细靡遗的记录下来,获得人类有史以来观测最为详尽的一次灾害性地震之记录。更重要的是迅速将这批资料公诸於世,造成全世界一阵的1999年集集地震研究热潮。美国国会於地震後曾举办公听会,了解并称赞台湾在地震观测工作上之贡献。
伍、地球物理学展望
台湾位於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是台湾重大的天然灾害之一,地震研究是地球物理中最重要的课题。随着电脑科技的进步,地震观测将使用大量宽频仪器,进入山区或下到平原之深井中,收录钜细靡遗的大小地震活动,不仅监测地震,亦利用地震信号,探讨台湾复杂的地下构造,建立更为完整的造山运动模式,做为防灾或资源探勘使用。
除了深入地下,「以空测地」亦将成为地球物理研究之主流,利用太空探测科技,摄取地表精细的变化,并与大地动力理论结合,探讨深且广的地球现象,了解由小到大的各式地球变化,并应用到环境课题上,成为地球系统研究重要一环。
虽然化石能源问题重重,但人类数十年内仍无法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大探勘设备及能量,发展四维探勘科技(含时间),开发偏远、更深、更复杂构造之油源,亦将是地球物理重要的任务。
中文关键字: 台湾地球物理发展史 , 台湾地震观测史 , 台湾重要地球物理
英文关键字Geophys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 Seismology development in Taiwan , Taiwan's major geophysical researches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