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耳鹎
2011-12-05 21:30:38   来源:   点击:

    棕耳鹎

    英名:Brown-eared Bulbul

    学名:Microscelis amaurotis (Temminck 1830 )

    别名:栗耳鹎,栗耳短脚鹎

    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名:鹎科(PYCNONOTIDAE)

    特有种或特有亚种:特有亚种

    保育等级:无

    生息状态:台湾为迷鸟,兰屿为普遍留鸟

    特徵描述:属於中大型体型的雀形目鸟类,amaurotis亚种体长约28公分。nagamachii亚种体型较小约24公分。整体羽色为灰色系,雌、雄鸟体色相似,繁殖羽与非繁殖羽相同,嘴灰黑色,脚黑色。nagamachii亚种:体型较小,头灰蓝色,耳羽红褐色。体上及尾羽深褐色,喉部污白色夹有灰蓝色细纵斑。胸及上腹部红褐色夹有深色纵斑。下腹部污白色,尾下有明显褐色横斑。amaurotis亚种:体型较大,头、胸及背部均呈鼠灰色,头顶夹有很细的深色纹,胸腹有白色斑。耳羽红褐色。飞羽及尾羽褐色,下腹红褐色,尾下有明显褐色横斑。

    族群分布:棕耳鹎分布北自日本之本洲、琉球、台湾至菲律宾以及琉黄岛等地区。amaurotis亚种主要分布在日本琉球及菲律宾,nagamachii亚种为台湾特有亚种,只局限在兰屿及绿岛,在当地是普遍留鸟,台湾本岛相当少见,垦丁、恒春一带、宜兰龟山岛曾有观察纪录。

    生态习性:主要栖息在平地至低海拔森林、落叶林地,丘陵地、农耕地及林园。不太怕人,在兰屿及绿岛上郊野随处可见,较容易观察。无论何种树林,均能听到尖锐的peet-peet或pii-yieyo的叫声,鸣叫声吵杂,习性较为喧闹。会成群活动觅食,大都偏好停栖在树林上层,以番龙眼、面包树上觅食果实种籽,也会捕食昆虫。

    相似鸟种:无相似鸟种,不容易误认。

    生态威胁:目前在兰屿及绿岛的族群数量稳定,属於优势鸟种,未受到明显威胁。

    参考资料

    1. 1991年,王嘉雄等着,台湾野鸟图监,台湾野鸟资讯社。
    2. 2003年,约翰、马敬能等着,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条纹虾鱼
下一篇:梭德氏赤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