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formosa.ntm.gov.tw/seaweeds/search/search_show1.asp?ID=3&SID=123&keyword=
- http://bio.ktnp.gov.tw/BIOS100_32.asp?RQNO1=B5020&RQNO=0008&SORTB_ID=B5&SORTB_NAME=&SORTA_ID=
- http://www.may.url.tw/demo/seaworld/organism/01_01_04.htm
- http://163.20.110.130/~teacher01/book/seaweeds/082.htm
- http://www.jhes.km.edu.tw/902005/contc/ame3-118.htm
同种异名:Galaxaura oblongata (Ellis et Solander) Lamouroux
Galaxaura fragilis (Lamarck) Lamouroux ex Decaisne
Galaxaura fastigiata Decaisn
Tricleocarpa oblongata (Ellis et Solander) Huisman et Borowitzka
科名:红藻植物门(Rhodophyta)、真红藻纲(Florideophyceae)、海索面目(Nemaliales)、乳节藻科(Galaxauraceae)、白果胞藻属(Tricleocarpa)
别名:长管乳节藻、帚状乳节藻、脆枝蔽果藻
白果胞藻广泛分布於印度至西太平洋,以及大西洋等热带、亚热带海域;如日本、琉球群岛、台湾、中国(福建、广东、香港)、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西印度、夏威夷、斐济、所罗门群岛、澳洲、大西洋等地之海岸都可见,一般生长在低潮线附近的潮池、石沼中,或至潮下带5公尺深处的礁岩。
於台湾全台各地的海岸均可见白果胞藻大量生长,尤以白砂湾、南湾、鹅銮鼻等地最多,其多生长於低潮线附近至潮下带10公尺深的礁岩上,且常成丛生长,全年可见,又每年1~8月为生长期。
白果胞藻的藻体色泽呈淡紫褐色、瑰红色、乳红色至暗红色,藻体颜色易因生长环境的受光强度而影响,所以颜色上会有明显的不同,甚有时带一点绿色。
白果胞藻的藻体直立,外观通常呈一半球形或较为散乱的丛块,高度可达约8~14公分,直径约8~20公分,具高度钙化。藻体底部具一不明显的盘状固着器,以附着於礁石上。藻体具一短茎,短茎上重覆规则两叉状分枝,有节与节间之分;分枝为圆柱形,表面光滑无毛,直径约0.5~2.5公厘,常包覆着一层石灰质,尖端呈淡色的小白圈;节间部稍呈细狭,长约0.6~1.1公分,宽0.1~0.2公分,表面光滑无毛,且无钙化。
藻体内部组织为多轴型生长模式。髓细胞松散,皮质由3~4层细胞组成,最内层细胞较大,为宽卵形,直径约40~55微米,无色,最外层则由小形细胞形成。表面细胞相当扁平,直径约8~15微米,为重度钙化。
白果胞藻生活史具有异型世代交替。雌雄同株或异株。精子囊位於生殖窝中,生殖窝直径约350微米。果卵胞由2~4个细胞果胞枝顶生,而配子体的果胞器由3个细胞组成,受精後果胞器直接产生产孢丝,而产孢丝位於中间及基部,不孕丝发育较不发达,也无深入产孢丝间。囊果有密实孢丝包围,呈球状,具果孔构造,并有果皮组织,埋於藻体内。四分孢子囊会呈十字形分裂。
白果胞藻主要的用途为制作成肥料,可有效改良土壤的酸硷质,且其所含的无机盐,远超过农家一般使的家畜粪肥;亦可提供作为家畜饲料的添加物,补充有机矿物质,而且白果胞藻藻体内的有机物,更可以提炼出以制作为医药上的抗菌之用。
白果胞藻的藻体经去钙化後,其外层皮质细胞容易剥解,此特徵明显与乳节藻属(Galaxaura)藻类不同,乳节藻属的藻类植物经去钙化後,其外层皮质细胞依旧黏附着。
另,白果胞藻属藻类植物因富含丰富石灰质,是台湾造礁藻类之一,对海藻造礁有极大的供献。
中文关键字: 红藻 , 长管乳节藻 , 帚状乳节藻 , 脆枝蔽果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