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业经、吕福原、欧辰雄,《台湾树木志》,台中:国立中兴大学农学院,1994
- http://www.cyps.hlc.edu.tw/flower-web/htm/sipaw-flower.htm
- http://www.hljh.tcc.edu.tw/teach/校园植物/植物目录-依笔划.htm
-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科名:菊科、鬼针草属
别名:鬼针草、三叶鬼针草、刺针草、金盏银盘、盲肠草、咸丰草、白花婆婆针、白花鬼针、黄花雾、虾钳草
白花鬼针草原产於热带美洲,现广布於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於台湾北、中、南各地海拔2500公尺以下的山区、原野、路旁皆可见到鬼针草的踪影,即平野驯化野生,各处空地几手无所不在。
白花鬼针草为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0~100公分,四稜形且多分枝,疏被刚毛,茎节常呈淡紫色。叶依生长位置不同,有不同形态,中部茎的叶,有柄,对生,常为三出深裂或羽状深裂,疏被短毛,裂片卵圆形,叶尖锐,叶基下延形,兩面被短毛,叶缘细锯齿缘;上部茎生叶,对生或互生,线状披针形,有柄,长2~3公分。花为头状状花序,着生於各枝梢,具长梗,不具舌状花,中央筒状花黄色,管状花冠5裂,聚生在中央。瘦果为黑褐色,线形,四棱,质硬。先端的宿存萼有倒钩剌,藉以附着动物或人身上散播种子。
在台湾常見的有白花鬼针(Bidens pilosa var. pilosa)、小白花鬼针(Bidens pilosa var. minor)与大花咸丰草(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3种品种。其中,植株稍矮,高约50~60公分,花朵较小,花径约1公分多,俗称小花种或本土种者,即「小白花鬼针草」;另一种植株较壮硕,高度可达100公分左右,又花的直径约3公分左右,俗称大花种或外来种者,即「白花鬼针草」。
除了可依舌状花来区分3种杂草的差异之外,在葉片及种子上亦可辨别。白花鬼针的瘦果较长,大花咸丰草芒刺上每列的倒刺较多,小白花鬼针的疣状突起较多;另,大花咸丰草瘦果在近果脐处具有淡黄色基瘤及向上之短刺。以葉子形状做区分,白花鬼针草为纺锤形,大花咸丰草的葉片葉尖较钝圆。
其为着名的中药药草,具有消炎、清肝、解热的疗效,常被用来煮青草茶,是夏季很好的凉茶材料,同时幼嫩的茎叶也可以当野菜食用,又白花鬼针草全株皆可用来染色。
中文关键字: 鬼针草 , 刺针草 , 三叶鬼针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