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鶺鴒
2011-12-05 21:42:16   来源:   点击:

    白鶺鴒

    英名:White Wagtail

    学名:Motacilla alba

    别名:牛粪鸟仔、灰背眼纹鶺鴒、马兰花儿、白颤、黑脸纹鶺鴒

    目名: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名:鶺鴒科(Family Motacillidae)

    特有种或特有亚种:无

    保育等级:非保育类

    生息状态:普遍留鸟(白面白鶺鴒)及冬候鸟(白鶺鴒及过眼线白鶺鴒)

    特徵描述:台湾共有3个亚种:白鶺鴒、白面白鶺鴒及过眼线白鶺鴒,主要差异在於头部黑色区块分布不同。白鶺鴒(M. a. leucopsis)体形属纤细瘦长型,尾羽细长喜上下摆动,体长约17~19公分,全身羽色为黑、白、灰相间,雌雄鸟体色相近,仅於冬羽时略有差异。夏羽:雌、雄鸟羽色相同,全身以白色为主体色,额头至前头、脸部、颈部、胸侧、下胸、腹部、尾下覆羽、尾羽外侧皆为白色,仅嘴喙、脚、过眼线、头顶至背部、上胸、颈环、尾羽为黑色,上胸中央有大块黑色区块。雌鸟大致似雄鸟的夏羽,黑颈圈较窄。幼鸟体色较淡似母鸟,但耳羽、额部、头顶至背部整个为灰色,嘴灰黑色,无黑色过眼线及颈环。

    白面白鶺鴒(M. a. lugens)大致似白鶺鴒,但无黑色过眼线,上胸部中央为黑色,似戴了个黑色围兜,雌鸟上胸黑色区块范围略小;过眼线白鶺鴒(M. a. ocularis)大体与白鶺鴒同,仅颚、喉部为黑色,上胸中央黑色大区块近似白面白鶺鴒。

    族群分布:台湾的白鶺鴒有三个亚种。白鶺鴒(M. a. lugens)冬季南迁达中国华南沿岸及台湾,白面白鶺鴒(M. a. leucopsis)台湾繁殖族群。过眼线亚种(M. a. ocularis)在台湾为普遍的冬候鸟。

    生态习性:栖息於平地至海拔2,500公尺以下的开阔湿地、水田、农耕地、溪流、河床、滩地、池塘、堤岸等水域地带,都会区安全岛、马路或公园亦可见其活动,其中最为特别的是集体夜栖的习性,尤其以台北市仁爱路四段安全岛上的菩提树为最主要栖点,每年皆吸引上百只白面白鶺鴒族群於夜间栖息,冬季时亦有少部份过眼线白鶺鴒栖息,高雄市博爱路及基隆等地区亦有纪录。通常单独或成对行走於地面活动觅食,若有昆虫飞过,会飞起啄食,行走或栖立时常会不停地上下摆动着尾羽,飞行极为迅速,飞行时间歇性鼓翼後收翅滑翔,故行进路线呈大波浪状,喜欢边飞边叫,鸣叫声清亮似「唧唧」、「唧唧、唧唧」或急促之「唧唧唧」。主要以昆虫为主食,亦会啄食植物种籽,早期台湾农村路上常可见白鶺鴒在牛粪旁啄食小昆虫,所以又称为「牛屎鸟」。每年3~5月为繁殖季,营筑於水边之洞穴、树洞、岩石隙缝,甚至於住家屋檐下、桥下及建筑物的隙缝皆可筑巢,巢形为碗状,每窝约生3~4颗蛋,蛋为椭圆形布有褐斑点。

    生态威胁:无显着立即的威胁。

    参考资料

    1. 1991年,王嘉雄等着,台湾野鸟图监,台湾野鸟资讯社。
    2. 2003年,约翰、马敬能等着,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白鲢
下一篇:白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