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首鱲
2011-12-05 21:45:26   来源:   点击:

    学 名:Zacco pachycephalus Günther

    俗 名:溪哥仔(雌鱼)、红猫(雄鱼)、阔嘴郎、苦粗仔

    英  名:Freshwater minnow

    分  类:鲤目 CYPRINIFORMES

    鲤科 Cyprinidae

    形态特徵:体延长而侧扁,腹部圆。头较大。吻略突出。眼中大,口上位。口斜裂,上颌骨末端可达眼中线下方,雌鱼口裂稍大於雄鱼。无须。体被中大型的圆鳞;侧线完全而向下弯曲,侧线鳞数48-55;背鳍前鳞24-27。各鳍均无硬棘,背鳍的软条数3(不分枝软条), 7(分枝软条);臀鳍的软条数3,9;胸鳍的软条数1,14-15;腹鳍的软条数1,7-8;成熟雄鱼的臀鳍末端游离呈条状。背部及体侧略灰绿色,腹部银白色,雄鱼体侧具有10条浅蓝绿色之狭长横带,雌鱼则不明显。在繁殖季节雄鱼的上下颔及鳃盖有追星出现。

    生态习性:栖息在河川中、下游。其族群喜在水流较缓慢的之浅流 、浅濑、深流、深潭及水库湖泊与沟渠等各种型态水域活动。粗首鱲幼鱼为杂食性,以藻类、水生昆虫及有机碎屑为食;成长後转为肉食性,以水生昆虫、小鱼及虾为食。清晨及黄昏常成群跃出水面,捕食活动落水之昆虫,在繁殖期常见到雄鱼追逐雌鱼的求偶行为,雌鱼大多在黄昏时候,於缓流处产卵。成鱼体长一般多为5-15公分,最大可达25公分。

    栖地分布:栖息在淡水环境,属初级性淡水鱼。原本在台湾西部各河川普遍分布,经由人为的引入後,今在台湾东部的河川亦普遍分布。台湾地区特有种。为台湾河川主要的溪钓种类之一。

    参考资料

    1. 曾晴贤(1986)。《台湾的淡水鱼类》。台湾省政府教育厅。
    2. 2. 汪静明(1993) 《台中县鱼类资源》。台中县政府。
    3. 沈世杰等(1993)。《台湾鱼类志》。台北市:国立台湾大学动物系。陈
    4. 陈义雄、方力行(1999)。《台湾淡水及河口鱼类志》。屏东县: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筹备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粉叶马尾藻
下一篇:粉红海葵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