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生物知识 > 红斑鳍飞鱼

红斑鳍飞鱼
2011-12-05 21:46:15   来源:   点击:

    中文名:红斑鳍飞鱼

    英文名:Glider flyingfish

    学名:Cheilopogon atrisignis

    俗名:飞乌

    ?

    – 生物分类 –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鹤鱵目 Beloniformes

    亚目:鹤鱵亚目 Belonoidei

    科:飞鱼科 Exocoetidae

    属:燕鳐鱼属 Cheilopogon??

    种:红斑鳍飞鱼 C. atrisignis

    ?

    物种模式产地:美属夏威夷群岛

    保护状况: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有毒鱼类:否

    ?

    形态特徵:躯体延长,略侧扁。体长为头长之4.1-4.4倍,为体高之5.2-5.5倍。头长小於背鳍起点至尾鳍上叶起点之间距,即约等於背鳍基底长。吻钝短。口开於前端,下颌略突出;两颌有齿,齿细小;腭骨具齿。鼻孔两对,大形,近於眼前。鳃裂宽,鳃膜在喉峡部游离;鳃耙数7-8 + 16-19 = 23-27。鳔大,向後延长;肠简单,无幽门及盲囊。体被圆鳞,大而薄,易脱落;头部多少被鳞;侧线甚低,近腹缘,在胸部不分枝,具鳞55-58;背前鳞32-36;侧线上鳞7-8。背鳍无棘,位於体之後部,具软条13-15,鳍膜上具黑色斑;臀鳍起点在背鳍第6-7软条基底之下方,具软条9-11;胸鳍末端不达背鳍後部基底,第1鳍条不分歧,呈淡色至红褐色,散布暗色斑,鳍越末端之斑点越大,另於鳍下缘具淡色带;腹鳍长,末端达臀鳍基底,其基底远在鳃盖後缘至尾鳍下叶起点之中央位置的前方,呈灰色,无暗斑;尾鳍发达,深开叉,下叶较长。脊椎骨数45-47。幼鱼下颌有2条须;背鳍高大。体长可达33公分。

    ?

    栖地生态:主要栖息在近海沿岸,栖息深度在0-20公尺之水层。受惊吓时会利用其胸鳍跃出水面作长距离的滑翔。主要以桡脚类及端脚类等浮游生物为食。卵团具有黏丝,可用以附着在漂游物或底栖海藻上。

    ?

    分布范围:广泛分布於印度-泛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岸,东至加拉哥巴群岛,北至日本,南至巴布新几内亚,但不分布於印尼内海及澳洲水域。台湾宜兰县、花莲县、台东县、屏东县等海域有其分布。

    ?

    经济利用:

    可食用,鱼卵可采收腌渍,鱼身可以红烧、煮汤、晒成鱼乾等方式食用之。  

    中文关键字: 飞鱼

    参考资料

    1. FishBase (http://www.fishbase.org/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7509)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红皮
下一篇:红肉丫髻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