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生物知识 > 红肉丫髻鲛

红肉丫髻鲛
2011-12-05 21:46:18   来源:   点击:

    中文名:红肉丫髻鲛

    英文名: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学名:Sphyrna lewini

    俗名:红肉双髻、犁头沙、双髻鲨、双过仔

    ?

    - 生物分类 -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亚纲:板鳃亚纲 Elasmobranchii

    目:真鲨目 Carcharhiniformes

    科:双髻鲨科 Sphyrnidae

    属:双髻鲨属 Sphyrna

    种:红肉丫髻鲛 S.lewini

    ?

    物种模式产地:澳洲

    保护状况:濒危险 Endangered(IUCN 3.1)

    有毒鱼类:否

    ?

    形态特徵:躯体延长,侧扁而粗壮。头前部平扁,两侧特别扩展,形成很宽的鎚状突出,状似广阔之丫髻状。吻部短而宽,前缘呈波浪状,中央区显然凹入。眼小,圆形,瞬膜发达。前鼻沟发育完全,位於鼻孔前方内侧。口裂大,弧形;上下颌齿同型,侧扁三角形,齿头倾斜,边缘平滑,不具小齿尖。喷水孔缺如。第一背鳍高大而直立,镰刀形,起点在胸鳍基部中部上方;第二背鳍小而低,起点於臀鳍起点後方;腹鳍後缘平直或稍凹入;臀鳍略大於第二背鳍;胸鳍中大,後缘略凹入;尾鳍宽长,尾椎轴上扬,下叶前部显着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长,与後部间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体背棕色,腹部白色。胸鳍、尾鳍下叶前部、尾鳍上部尖端具黑斑;背鳍上部具黑缘。体长可达430公分。

    ?

    栖地生态:栖息於沿岸至外洋性之中表层鱼类,亦常出现於大陆棚或岛棚较深的水域,偶也见於内湾或河口区,栖息深度在0-512公尺深之水层(通常在0-25公尺)。幼鲨时期常成一大群活动,成鲨则独游或成对巡行。胎生,每胎可产15-31尾幼鲨,幼鲨体长约43-55公分。肉食性,以其他软、硬骨鱼类及头足类、甲壳类等底栖生物为食。对人类具有潜在性危险。头的前部向两侧突出,眼睛在突出部分的顶端,视野更有立体感,容易分辨远近,如同古代女子头上梳的双发髻。

    ?

    分布范围:广泛分布於世界温、热带水域。台湾沿岸海域可发现其踪迹。

    ?

    经济利用:肉质佳,鱼肉红烧或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可做鱼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维他命及油;剩余物制成鱼粉。  

    中文关键字: 鲨

    英文关键字shark

    参考资料

    1. 沈等,《台湾鱼类志》,1993
    2. FishBase (http://www.fishbase.org/Summary/speciesSummary.php?ID=912)
    3. IUCN REDLIST (http://www.iucnredlist.org/apps/redlist/details/39385/0)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红斑鳍飞鱼
下一篇:红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