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一般种
别名:翠斑青凤蝶、统帅青凤蝶、黄兰蝶、小纹青带凤蝶、小纹玳瑁、黄兰樟凤蝶、短尾凤蝶
分类:鳞翅目(Lepidoptera)、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凤蝶科(Papilionidae)
形态:中型凤蝶,展翅宽60-80公厘。前翅翅宽且长,外缘内凹,後翅略呈椭圆形,外缘处呈波状,并有一枚小尾状突起,雌蝶之尾突较雄蝶为长。翅背面底色呈黑褐色,其上布满翠绿色斑纹,而以各翅室内侧之绿色斑纹最大,且具四列斑纹。後翅表面亦布有翠绿色斑纹,但靠近後缘的斑纹几呈直线状。卵呈淡黄色,球形,直径约1.3-1.4公厘,高约1.1-1.2公厘。幼虫期具五龄,初龄幼虫体色呈暗褐色,第5-8腹节背部有一枚大形白色矩形斑,三龄後此矩形斑变为黄色,进入四龄时幼虫体色转为绿色并散布有暗色小点,矩形斑色调变为浅绿色且较模糊。终龄幼虫体色转为鲜绿色,胸部在亚背部有圆锥状突起。幼虫臭角透明黄色,有特殊的香味(滨野荣次,1987;徐堉峰,1999;王效岳、李俊延,2002)。
生态:卵单独产於寄主植物的新芽及叶片上。成虫一年多世代性,南部平地经年可见成蝶飞翔,中部平地冬季一、二月见不到成虫。在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冬季以蛹阶段越冬。
分布:主要分布於台湾中南部地区,近年来彰化地区便已十分常见,东部则分布至台东境内,兰屿亦有采集记录,目前在北部地区也有分布。
食草:幼虫取食木兰科(Magnoliaceae)之白玉兰(Michaelia alba)、乌心石(M. compressa)、含笑花(M. fuscata)、南洋含笑花(M. pilifera)等植物外,也会取食番荔枝科(Annonaceae)之山刺番荔枝(Annona Montana)、番荔枝(=释迦果)(A. squamosa)、鹰爪花(Artabotrys uncinatus)、恒春哥纳香(Goniothalamus amuyon)及长叶暗罗(Polyathia longifolia)等,以上的植物中只有乌心石及恒春哥纳香是台湾原生植物,其余皆为外来种(何健熔、张连浩,1998;徐堉峰,1999)。
附记:绿斑凤蝶的飞行速度极快。1999年以前绿斑凤蝶在台湾北部没有分布,仅在东部及南部数量较多。近年才扩散到中部,现在已成为中部地区庭院、公园蜜源植物上经常造访蝴蝶。本种幼虫最初呈暗褐色,并有块长方形鲜黄色斑,成长後呈翠绿色,在食树的绿色叶片上有极佳隐蔽作用。
撰稿者:何健熔
图片提供:
资料库连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