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
2011-12-05 21:52:27   来源:   点击:

    学名:Rubia cordifolia L.

    科名:茜草科(Rubiaceae)茜草属(Rubia)

    别名:红根仔草、红藤仔草、过山龙、金草、蒨草、染绯草、茹藘、茅蒐、四轮草、拉拉蔓、小活血、过山藤、茅搜、茹芦、地血、血见悉、风车草、过山龙、茜草根、茜根、红茜草、血茜草

    茜草广泛分布於亚洲温暖地区,中国、韩国、日本、印度和台湾都可见,野生或栽培。茜草性喜潮湿地,在台湾全境低海拔之山野或阔叶林中,甚至在路边其实轻易就能发现其行踪。

    茜草常被用来做药用与染色用;药用上,茜草的根茎具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等功用,所以有「地血」和「小活血」的别称;而染色用上,茜草自古就被视为十分重要的染材之一,染出来的颜色呈现红褐色,染出的颜色名有绯、绦、纁、朱等,也是取植株根部供染色,茜草的紫红色的根部含茜素(alizarin)和茜草酸(munjistin)等成分,茜草根挖掘出後,须先晒乾後再使用,放入锅内煮成染液时,可加入米醋做为媒染剂,煮完染液之後就能直接放入布料。因此有「染绯草」之称。

    茜草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上侧有茎基,下侧丛生粗细不等的根;茎呈四棱,细长蔓生,有纵棱,上被倒钩刺,茎节随处生根,开花期间多分枝;根细长,肉质,质脆,呈圆柱形或粗线形,波状弯曲,外表赤黄或赤褐色,具细纵纹及少数细根痕,内为浅黄红色,根皮中含色素,老根色素特别多。因根部具红色色素,所以也被称是「红藤仔草」、「红根仔草」,抑或在名字前加上颜色代表,如「红茜草」或「血茜草」。植株上下具有钩刺,故能轻易的攀附於其他植物体上,甚至形成覆盖。

    单叶,四片轮生,其中1对较大而具长柄,柄长约1~4公分,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公分,宽0.81~2公分,先端渐尖,叶基部圆至心形,表面粗糙,背面叶脉具有倒钩刺,全缘,基出脉4~5条;叶柄、叶缘、背脉同样都有细逆剌,尤其在背脉上最多。因为叶片是四片轮生也被称做「四轮草」,不过四片叶子当中,有两片是托叶的变形,进化出的结果。

    花为聚繖花序,排列成圆锥状,腋生或顶生,花小,萼齿不明显,花冠辐射状,5裂,乳黄色,有缘毛,雄蕊5枚,子房下位,2室。夏秋开花。浆果,细圆球状,约0.5~0.6公分,初为绿色,熟时转黑色至黑紫色。花果期9~10月。

    而在染料分类上,茜草可分为东洋茜及西洋茜两类,东洋茜包括了印度茜、中国茜、日本茜和台湾茜,台湾茜染色时红色素较薄,而橙色味较强,不及西洋茜与印度茜的鲜红。

    茜草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几个「科」之一,共有400属5,000种植物,在台湾则有33属87种植物,分布在中、低海拔。茜草科植物并且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种气候区,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种类多数是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而在温带地区则全是草本植物。

    茜草科植物的特徵有,单叶呈十字对生或是轮生,位於二叶柄间的托叶多数癒合生长,花序主要是枝条顶端或由叶腋长出的聚繖花序,多为两性花,只要少数种类才是单性花。又茜草科植物需要依靠昆虫传粉,所以茜草科植物的花朵拥有蜜腺且具有浓郁的香气,或花瓣较大而鲜艳。  

    中文关键字: 红根仔草 , 红藤仔草 , 地血 , 四轮草 , 拉拉蔓

    参考资料

    1. 刘业经、吕福原、欧辰雄,《台湾树木志》,台中:国立中兴大学农学院,1994
    2. http://www.cyps.hlc.edu.tw/flower-web/htm/sipaw-flower.htm
    3. http://www.hljh.tcc.edu.tw/teach/校园植物/植物目录-依笔划.htm
    4.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茯苓菜
下一篇: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