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2011-12-05 21:53:03   来源:   点击:

    (台湾中部以南~)无患子科(Sapindaceae)多年生常绿乔木。为台湾夏季当令水果之一,产期集中於6月中旬至7月上旬,产地集中於台湾中部以南地区,本种自中国传入。

    荔枝树高约8-20公尺,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叶片呈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春季开绿白色或淡黄色小花。开花後约80-100天结果,果实呈核果球形或卵形,果皮暗红色,小瘤状突起;果肉色白而透,甜而多汁,可食。

    中国自汉朝起即有栽种记录,古籍名「离枝」,宋应《上林赋?扶南记》载:「此木结实时,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以刀斧剥取其枝,故以为名。」其果肉色白如丹,故又名「丹荔」。相传唐朝杨贵妃嗜食,但保存甚为不易,如白居易《荔枝图序》之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为求鲜美,唐玄宗常命人以快马送至。史料如王灼《碧鸡漫志》即载:「太真妃好食荔枝,每岁忠州置急递上进,五日至都。」

    台湾栽培荔枝的面积约有12,000千公顷,产地集中於高雄县、南投县、台南县、台中县、彰化县及屏东县。栽培农户约13,000户,年产量约90,000公吨,产值15亿元,生产成本平均17.7元/公斤(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统计,2001)。

    台湾荔枝品种,依产期先後有:「三月红」,最为早熟,果实椭圆形或歪心形,肉质粗带韧,汁少,4月初於高屏及台东采收。「玉荷苞」,肉厚核小,甜中带酸,表面略带青绿、凸刺明显,4月底至5月底采收,以高雄县大树乡所产最为知名。「黑叶」,核大肉少,但香味浓郁,栽种面积较广,5月底至7月中旬由南至北渐次成熟。「糯米兹」,皮薄肉厚,汁多如蜜,7月初至7月底於中部地区采收。另有「沙坑种」、「桂味」、「糖薄」、「新兴」、「淮枝」、「尚书怀」等等,约20余种。

    荔枝味甘、酸,性温,有补脾益肝、生津止渴、解毒止泻等功效。中医临床以荔枝核入药,主治散寒、祛湿,《本草纲目》记载:「荔枝核治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

    荔枝因不具後熟作用,成熟度愈高、风味愈好,故果实采收後必须立即上市。贮藏以低温1-2℃冷藏,为免水分流失、果皮褐变,宜尽快食用为佳。近年来,农民也发展出加工的「荔枝乾」,除延长销售时间外,更成功留存荔枝的特殊风味。2010年3月台湾面包师傅吴宝春在法国世界盃面包大赛(Les Masters de la Boulangerie)中,即以荔枝乾为原料创作出「国家特色」面包,获得了世界冠军的殊荣。  

    中文关键字: 水果 , 玉荷包 , 杨贵妃

    参考资料

    1. 李雪如。1999。〈玉荷包荔枝〉、〈三月红荔枝〉,《高雄区少量多样化作物专辑》。高雄:台湾省高雄区农业改良场。
    2. 林宜信、郭昭麟总编辑。2006。《常见药用植物图监》。台北: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
    3. 「荔枝」。行政院农业委员会。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983。
    4. 「荔枝」。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D%94%E6%9E%9D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菖蒲
下一篇:菁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