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台湾维管束植物简志》
「藿香蓟」,这种植物的名字还真有点奇怪,但它却是荒地常见的野花。不论是在休耕地或路旁都很容易看到它的出现,它个头儿有点小,有对生略呈倒三角形的叶子,开着小小圆圆、或白或紫的花;生命力强韧,时而大片出现形成浪漫的紫色花田。
对植物有些了解的人一听“蓟”这个字便知藿香蓟跟菊科植物一定脱不了关系,因为“蓟”是菊科植物中很大的一群,它们不只有菊科特有的头状花序,且总苞内的小花没有舌状花的分化,皆是管状花(一般的菊花是周遭舌状花,负责吸引授粉者;中央管状花,负责繁殖可发育成果实),少了花瓣状的构造,让蓟的头状花呈短胖圆球状,少了娇艳,多了可爱的稚气。
而藿香蓟虽有与蓟相似的头状花,但体型小许多,叶子的排列及形状更有显着不同,也难怪独立为藿香蓟属,而其中“藿香”之名,并不是指花的香气,而是它茎叶本身带的特殊气味。至於藿香原是味中药,属唇形科植物,可治消化不良、 痢疾、咳嗽、口臭、胸闷等病症;是什麽味道呢?不妨摘片藿香蓟的叶子揉一揉,闻闻看,或许能略知一二吧。
而在台湾藿香蓟属的植物有两种,一种开白花,花较小,就叫“藿香蓟”,;另一种开紫花,叫“紫花藿香蓟”,比较喜爱潮湿的地方,废耕田中成片出现的就是它了。不过这两种都是由热带美洲来的外来种植物,并是台湾本土环境的驯化种,且进一步与原生植物竞争占据其生存的空间,所幸它还是重要的蜜源植物之一,对这生态系非百害无一利。
除了头状花,藿香蓟还继承菊科种子的特色,颖果,具冠毛,可随风传播,扩散力超强。此外还有个“毒”门绝技,就是藿香蓟能合成一种拟似昆虫成长激素的化合物,会使吃了它的虫子快速生长却因此导致性成熟不完全,失去繁衍後代的能力,至此绝子绝孙,可是相当利害的化学武器,也难怪藿香蓟能到处扩张自己的地盘。不过还好,这可怕的化合物只针对昆虫,对人类没有效果。
<<藿香蓟属小档案>>
直立草本。叶对生,上部叶常为互生,叶具柄,叶脉羽状。筒状头花;总苞钟形,总苞片2或3层;小花管状。瘦果为5棱的矩椭圆形,具冠毛5。台湾有2归化种。
藿香蓟 Ageratum conyzoides
高30-60 cm,被刚毛,全株具浓香气。叶卵形,具长柄,叶缘小锯齿状。头花具60-75朵小花。
原产热带美洲,泛热带归化。台湾为低至中海拔常见杂草。
紫花藿香蓟Ageratum houstonianum
茎高可达1 m以上,被卷刚毛。叶卵形或三角形,4-7 cm长,质地厚。外型与藿香蓟十分近似,最显着的差别在於花冠为粉红色或蓝紫色。
原产热带美洲,泛温带归化。台湾为低至中海拔常见杂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