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名:Elegant Scops-Owl
学名:Otus elegans (Cassin 1852)
亚种:O. e. botelensis (Kuroda 1928)
别名:红角鴞
目名:鴞形目(STRIGIFORMES)
科名:草鴞科(TYTONIDAE)
特有种或特有亚种:特有亚种
保育等级:第二级(II)、珍贵稀有野生动物
生息状态:台湾稀有留鸟
特徵描述:体长约19-22公分。典型体色为褐色带有暗褐色及灰黄色斑纹,有些则羽色偏红,或呈明显的红褐色。头顶及身体上部褐色带有暗褐色及灰黄色斑纹。头上有角羽。面盘褐色,眼先灰白色,嘴呈橄榄灰色,胸及腹部黄褐色有黑褐色横斑及箭头状轴斑,胸部上方颜色明显地较下方深暗。翼呈暗褐色,肩羽下有一列白色斑点,尾羽暗褐色有浅褐色横斑。跗跖无羽毛,脚爪呈橄榄灰色。
族群分布:本种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岛、菲律宾的巴旦列岛及巴布烟列岛;在台湾仅分布於台东兰屿,为标准的岛屿生物。目前族群在琉球群岛适宜的环境很普遍,推测有相当大的族群;在巴旦列岛及巴布烟列岛据称普遍;在兰屿估计约1,000只,未来可能会继续下降。
生态习性:夜行性动物,大多在茂盛密林中活动,有时亦出现於村庄附近空旷草原或平原。食物主要为昆虫类等无脊椎动物。繁殖期自3月底开始,以适合的树洞,做为筑巢的位置,每巢蛋数约1-3颗左右。本种在非繁殖期间独自活动觅食,没有领域行为,繁殖期也见不到与配偶之外的个体有任何互动,不是配对的个体甚少同时出现在同一棵树上。
生态威胁:本种面临之威胁源自当地住民因经济方式改变,而有烧垦、建筑物之增建、道路整建及树材之需求,而破坏本种之栖息地,农业活动转型及农药的使用影响食物来源,使其数量有下降趋势。加上当地居民保育观念并不普遍,曾有本种被捕捉及饲养之事。由於本种栖地范围及族群都很小,因此易受台风等天然灾害的危害。本种为列为台湾濒危鸟种是因人类经济活动而使其栖息地减少,农业活动转型及农药的使用影响食物来源,预期未来数量应会下降。列於 CITES 名录 II受华盛顿公约国际法保护。在台湾地区,本种依据野生动物保育法将本种公告为第二级珍贵稀有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