鸺鶹
2011-12-05 22:07:50   来源:   点击:

    鸺鶹

    英名:Collared Pigmy Owlet

    学名:Glaucidium Brodiei

    别名:领鸺鶹、姬鴞

    目名:鴞形目(STRIGIFORMES)

    科名:鸱鴞科(TYTONIDAE)

    特有种或特有亚种:台湾特有亚种

    保育等级:第二级(II)、珍贵稀有野生动物

    生息状态:台湾不普遍留鸟

    特徵描述:小型体型,全长约16公分。雌、雄鸟体色特徵大致相似,不易以肉眼分辨性别。嘴喙颜色为浅黄绿色,先端有弯钩状。眼睛很大,眼球黑色,眼睛的虹膜黄色,有白色眉毛,前面颈圈白色,头部後面有包括黑色假眼的脸部图案,此为鸺鶹的一大特色。头顶上方没有角羽。黑褐色的头部羽毛中杂有白色的斑点。前胸一直到尾下腹羽白色,混杂着黑褐色大纵斑,相当醒目。後颈部一直到尾羽大致为暗黄褐色,尾羽上部黑色拥有数条黄褐色横斑。脚趾分布为前三趾,後一趾,然而停栖时,前面最外侧的脚趾可向後扭转,给人前二趾,後二趾的印象。收翅时,翅膀长度超出尾羽基部一些,翅膀张开时宽而圆短,飞行时,飞羽因为振翅而产生的空气摩擦声比在夜间活动的种类来的强烈。脚趾黄色,脚爪黑色。

    族群分布:近似种分布在中国大陆、海南岛、泰国、越南、印尼、缅甸与尼泊尔一带。台湾的分布范围相当广阔,几乎由南到北的中海拔到高海拔都有。

    生态习性:主要栖息於中、高海拔浓密阔叶林的中层,属於半日行性的猛禽,白天常栖於附近有空旷地之林中或森林边缘,经常单独活动。属於杂食性鸟种,主要以鸟类为食,但也会捕食昆虫、蜥蜴、蛙类、老鼠等。繁殖季时公母鸟都会鸣唱,常在清晨或傍晚鸣唱,声音为低频的连续音节『不-不不-不』声,求偶鸣唱时,可连续鸣叫好几分钟。典型的繁殖季在3到5月。鸺鶹本身不筑巢,通常以天然的树洞当作巢穴,有些族群有重复使用旧巢的现象。较常见的窝巢卵数为3~4颗,蛋体白色。孵蛋期间,通常母鸟负责孵蛋,公鸟提供母鸟食物,待幼雏孵出一些时日後,母鸟才会加入育雏行列。幼鸟属於晚熟性,刚孵出的幼雏身体只有白色绒毛,眼睛无法张开,无法自行保温与进食,须倚赖亲鸟提供保暖与食物。等幼鸟长大後,亲鸟通常会将他们驱离领域。进食方式为吞咽整只猎物,未曾见其撕裂猎物再吞食,没有办法消化的部分,如骨头、羽毛等的食渣,称为食茧,会在一段时间後吐出来。

    相似鸟种:台湾的鸱鴞科中,少有体型与鸺鶹接近的,且鸺鶹的後头部的假面孔图案没有其他鸟种有此特徵。

    生存威胁:台湾中、高海拔的开发较少,高大浓密的阔叶林多,因此族群也较稳定。然而天敌的威胁,如蛇类取食蛋体与幼雏等等相似因素,食物的充足与否,皆影响鸺鶹的生存挑战。

    参考资料

    1. 1991年,王嘉雄等着,台湾野鸟图监,台湾野鸟资讯社。
    2. 2003年,约翰、马敬能等着,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鸥蔓
下一篇:鹪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