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椰子
2011-12-05 22:09:16   来源:   点击:

    学名: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Bory.) H. A. Wendl.、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Bory) Wendl、Areca lutescens Bory.

    科名:棕榈科(Palmae)黄椰子属(Chrysalidocarpus)

    别名:散尾葵、黄蝶椰子

    黄椰子主要分布於热带、亚热带和马达加斯加。因黄椰子喜好高温多湿的生长环境,全日照、半日照均可生长良好,且生性强健,不需任何特殊管理,故引进台湾後,多作为庭园树或盆栽树,以供观赏用,通常以列植、丛植或呈绿篱方式栽种。目前为极普遍的庭园植物,在校园里也很常见到。另外,黄椰子也具有清净室内空气的功能,故也是良好的室内观叶盆栽树种。而黄椰子线形的叶子摘下後,可维持十几天之寿命,而成为重要切花素材之一。

    黄椰子为棕榈科常绿乔木植物,株高3~5公尺,若露天栽培高可达8~10公尺,盆栽则受限於盆子的大小,高度约在1.5公尺之内。直立茎,无分枝,修长细秆状,呈圆柱状,径6~9公分,无刺,表面平滑略粗糙,具明显叶痕节环,环纹呈黄或黄绿,被白粉,基部膨大,具气根。

    黄椰子的叶子和茎干,在棕榈类植物中算是比较纤细的,而茎上的节环越多表示树龄越大,约3~4个环节为一年,节环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黄椰子体内的维管束固定,故所能供养的叶片的数目也有一定,所以每当长出一片新叶,必定有一片老叶得脱落,因此会留下一圈圈的叶痕。

    羽状复叶,丛生於枝端,叶片轮廓长椭圆形,长200公分,宽60~120公分,顶生向上,先端下垂;每一羽叶有小叶40~60对,略对生,无柄,呈狭披针形近线形,先端二裂,先端锐尖,叶基渐狭,长30~60公分,宽约1~2.5公分,纸质,叶面平滑,黄绿色,全缘,与叶轴成V字形着生;老叶呈黄褐色到红褐色;主脉3条,显着,中肋表面隆起;具有长的叶柄,黄色;基部有黄色叶鞘包茎,叶鞘圆筒形,长25~30公分,黄色或披有白粉散布黑色斑点,作覆瓦状排列。

    正由於树干、叶柄、叶片均为黄褐或黄绿色而得名「黄」椰子。

    肉穗状花序,腋生,长35~40公分,分枝,花小而多,黄绿色,有芳香。雌雄同株异花,雌花着生下部,雄花在上部。雄花序做圆锥状,分歧1或2次,花细小,多数,黄绿色;具花被6枚,外侧3片覆瓦状排列,内侧3片椭圆形,长约0.3公分,镊合状排列;雄蕊6枚,大小不一,药丁字形,退化雌蕊先端呈3裂。而雌花稍较雄花大,具6枚退化雄蕊。夏季开花。

    浆果成串或团,具香味,似陀螺形或倒圆锥形,初时黄绿至金黄色,熟时红至紫黑色,长约1.5公分,外面具有丝状纤维质。果期为秋季。误触浆果汁液,会引起皮肤红肿痒痛。种子成串,每颗呈倒圆锥形,外面具有丝状纤维质。

    黄椰子开花後结成的种子数量相当多,供作大量繁殖之用时,需确保种子已充分成熟,如此采收後便可立即播种於砂土质苗床。除可用播种法繁殖外,也可以用分株法繁殖,并且比较容易。

    黄椰子性喜高温多湿的环境,耐寒又耐阴,最适合生育适温约22~32℃,对土壤的要求不苛,但以含腐植质之壤土或砂质壤土最佳,排水需良好。

    棕榈科(Arecaceae)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中的第四大科,前三大依次为兰科(Orchidaceae)、禾本科(Poaceae)以及莎草科(Cyperacea),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仅有极少数分布於温带地区。台湾棕榈科植物於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引进,又经过日治时代一直到今,分别由南洋、马来西亚、印度、澳洲以及热带美洲等地引进,约有25属70种。在台湾,棕榈科植物的成员包含杂交的种类,将近有80多种之多,是一庞大家族。  

    中文关键字: 散尾葵 , 黄蝶椰子

    参考资料

    1. 刘业经、吕福原、欧辰雄,《台湾树木志》,台中:国立中兴大学农学院,1994
    2. http://www.cyps.hlc.edu.tw/flower-web/htm/sipaw-flower.htm
    3. http://www.hljh.tcc.edu.tw/teach/校园植物/植物目录-依笔划.htm
    4.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黄线拟须鲷
下一篇:黄缘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