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私立东方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 Taipei Municipal Dong-Fang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Vocational High School
- 成立:民国10年
- 类型:私立高职
- 地区:中华民国台湾台北市大安区
- 年级:三个年级
- 校长:李世智
-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186巷8号
- 电话:886-2-27554614
- 源起
- 创办南京女子专科师范学校
- 更名南京东方公学
- 改名东方中学
- 胜利还都
- 迁台复校
- 增办职业类科
- 改建校舍
- 回顾与前瞻
校史
本校建立和发展的情况,自从民国十年创设至今,真可说是艰苦万状。始在首都,租民赁屋施教;中因对日抗战,曾数度迁移,辗转来去于滁洲、溧水、重庆之间;抗战胜利后返回南京;大陆沦陷后又迁台,两番复校。在动荡不安,忧患重重、的环境里,幸创校人陆故校长自衡先生苦心策划,以及老师们的艰苦努力,奋门不懈,至今七十余年,终使本校日益壮大,受誉为现代化的学校。大体说来,历经下面几个阶段:
民国十年,陆故校长自衡先生,矢立兴学宏愿,创立南京女子专科师范学校于首都故乡,租南京卢妃巷民房,招收初中及专科师范各一班,当时学生仅三十余人。十二年夏天,租珍珠桥民房添设男子部,两部学生,计有二百四十余名,分十班教学。
民国十三年,齐鲁战起,校务更遭受重大打击,然而时局虽困,但陆故校长始终坚定不移地往前走。越年,时局稍定,即续租大仓女青年会旧址楼房及平房百十间,将男女两部合并迁入,学生四百余人,并更名南京东方公学。
民国十八年九月,本校正式改名东方中学。二十年五月,高初中师范及实习小学学生人数激增,共计一千五百余人。兴建三层大楼一幢,二层大楼二幢,中有理化仪器实验、图书设备阅览室及教室等。所有设备,亦经陆续添置,日渐充实。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是年秋,本校奉令疏散,陆故校长排除万难,设立分校于安徽滁州及江苏溧水。未及半载,为顾及学生安全、避免敌机侵袭危险,越三峡进入四川省,到达重庆,于重庆南郊之海棠溪戴家院,兴建楼房四幢为教室。二十七年月,招收高初中学生各三班,是年设分院于巴县之虎溪河,两院学生,计千余人,在漫天烽火中,创校者本着无比的坚忍决心及毅力,维持学校存在及成长,精神感人。
民国三十四年秋,抗战胜利。陆故校长为继续坚持一贯教育报国的理想,乃将重庆学间,为办公、教学、阅览及实验等室之用,不二年顿复旧观。
民国三十八年,陆故校长渡海来台,再谋复校。四十三年,政府鼓励私人与学,于台北市近信义路四段坡心,辟地二千余坪,先后建筑有大礼堂、图书仪器室及教职员宿舍等。四十四年五月,呈准教育厅立案,署后增设夜间部。
民国五十五年二月九日夜,本校大礼堂区不幸发生火警,焚毁教室两间,教务处办公室一间,复校后资料付之一炬,良可痛惜。五十七年,为社会结变迁的用人需要及教育政策发展职业教育之所趋,培养职业人才,特于日间部先后增设电子设备修护科及商科,夜间部增设补校及工商科。越数年,又先后增设了电工科,汽车修护科及观光科,美容科及资料处理科,逐渐转向以职业教育为主,组织规模,益见完善。
民国六十八年,因为校务推展需要,董事会特发巨资改建校舍。原升旗台后低矮平房教室年初拆除,是年二月,新建大楼破土,经过年余工,己兴建完成,命名为:“中正纪念堂”,楼高六层。巍峨的新楼中,设有礼堂、办公室、图书馆、实习教室、专业教室及并通教室等,设备完善而又充实,校园中也更显美观大方,使本校的发展从此迈向了一个更为宽广的新领域。
自民国十年本校创于南京;迄今七十年余年,无辍无懈,无怠无忽。这是我们光荣辉煌的传统,我们尽力使之发扬光大。七十一年九月改为台北市私立东方高级工商职业学校。八十一年恢复设置并通科升学实验班,八十三年增设不动产事务科,本校;近年来,无论是在评鉴,技能抽测或实习成品展,甚至全国技能竞赛等各方面,都有非常良好的表现,体育竞赛方面,男、女排球队及篮球队更闻名全国。叵想创校的艰辛,我们不能以既有的成就为满足,还当矢勤矢勇,力争上游,以创取更辉煌的成果。历年高中毕业生,有志升学者,大半考入大专及三军院校,荣获深造机会。近数十年职业科毕业校友,亦遍布全国军政工商各界服务;或在国外研究深造,献身学术,计达三万余人,瞻前途,无比灿烂。本校去年斥资一亿七千万兴建十二层科技教学大楼;有专业的彩妆教室、旅运中心、餐饮教室、资讯教室、以供多元化教学使用。图书馆有丰富的藏书及DVD、VCD视听设备,加上新颖的网际绥路,和多功能国际会议厅,最符合国际化、资讯化、多元化的教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