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八通关古道

八通关古道
2011-12-03 09:16:02   来源:   点击:

    【开辟缘起】

    八通关古道的修筑,是玉山地区开发及清代经营台湾中部地区政策上的一个转捩点。清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爆发,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桢来台交涉,待事件平息後,沈葆桢提倡「开山抚番」政策,於是自北、中、南三线各开辟一条贯穿台湾东西的横贯道路;另一方面,由於台湾西岸平原之垦地不敷使用,而东部仍有广大未开辟之土地,惟迁徒垦殖困难,沈葆祯之议广受欢迎。

    北、中、南三条横贯公路包括:由噶玛兰苏澳至花莲奇莱的北路、由彰化林圮埔至花莲璞石阁的中路、以及由屏东射寮至台东卑南的南路。中路为总兵吴光亮由率领飞虎军於清光绪元年(1875)一月自林圯埔(南投竹山)经大坪顶、凤凰、牛轀辘(鹿谷)、茅埔、八通关、大水窟、到璞石阁(花莲玉里),同年十一月完工,仅十个月即开通全程,全长265华里(约152公里),宽约三尺至五尺不等,即今所称「八通关古道」。

    清代古道筑路的方式基本上采单向开路方式,平路路宽以一丈(即十尺)为原则,若遇山溪无法建筑者,便以六尺(即一米八)为原则,施工前仅作粗略的踏勘,选取「路程近,易开通及易维护」的路段。沿途丛山峻岭险坡,地形多起伏,路面多舖粘板岩石板道,上下坡设有石阶,遇沟渠则架设桥墩,并筑有木围、宿站及塘坊多处,各要隘、营垒分派兵勇驻紮。古道完成後维持不过十年之畅通,全长共39.75公里,後因所经番社无法全面控制,於刘铭传卸任後理番停顿遂而荒芜。

    日人治台後,为控制原住民厉行其山地政策,并为了制造樟脑、开矿及伐木等获取山地资源及廉价劳力,於日治大正八年(1919),动用平地保甲与原住民的义务劳役,另开辟理番道路,称为「八通关越岭道路」,并在沿途要隘设置三十四个驻在所。日本统治期间所兴建的越岭道,为了运送枪炮弹药和军事物资,沿着等高线缓步攀升,分别由南投厅楠仔脚万与花莲港厅玉里街,采双向开工,各向中央山脉会合。路宽一公尺以上,全长33.4公里。遇溪流则架设吊桥,两者的路线偶有交点,但几乎没有重叠的路段。

    清代的八通关古道,仅使用十余年即废弃不用。由於清代八通关古道与日治时代所开之八通关越岭道路,都是经由南投县信义乡之东埔、八通关,越过中央山脉的大水窟,东下花莲卓溪乡,再抵达古道的最终出口玉里镇,但经近年来的探勘,得知两条路线在细部上极少重复,故已能厘清两者不同之处。

    【古道现况】

    目前的八通关古道,全部是在玉山国家公园的管辖范围内。二次大战结束後,八通关越岭古道曾一度荒废,後经林务局整修部分道路,作为林业护管使用。现存古道有清古道及日治时期古道,以日治时期古道占大部份,且维护较好。目前古道较维护良好且可通行的部分,主要从东埔一邻开始,经陈有兰溪右岸的父子断崖、云龙瀑布、乐乐、对关、直至八通关草原为止,往西便不易行走。古道大部分路径淹没於山野荒草间,辨识不易,除八通关草原留明显的古道遗迹外,较完整且易接近的尚有父子断崖对岸山腰上六十四阶、八尺宽的石阶以及乙女瀑布到对关之间溪谷上方所保有的一小段石阶。

    参考资料

    1. 台闽地区的古蹟与历史建筑,1996,台北市:教育部人文及社会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
    2. 徐正棽主编,台湾南北古道大纵走,2003,台北市:联经。
    3. 「玉山国家公园http://www.ysnp.gov.tw/tc/resources/situation/batongguan.asp」
    4. 「台闽古蹟资讯网http://min.cro.cca.gov.tw/cgi-bin/hi.asp?Xrade=i001」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光复纪念碑
下一篇:八里大坌坑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