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十三行博物馆

十三行博物馆
2011-12-03 09:23:10   来源:   点击:

    十三行博物馆位於新北市八里区,为北台湾指标型考古博物馆。常设展为十三行遗址的文物,而十三行遗址又分为圆山文化、十三行文化以及4百年前汉人文化,其中十三行文化为北部区域铁器时代的代表。自99年1月1日起,免费(票)入馆参观。每周一休馆、农历除夕、初一和选举日休馆。

    民国46年(1957年),地质学者林朝棨勘查後定名为十三行遗址,民国48年(1959年),考古学者石璋如率领学生们短期试掘,发现陶器、石器、铁器和玻璃器等文物和二座墓葬。民国52年(1963年),刘斌雄教授在该遗址开挖二个深坑。到了民国77年(1988年),考古学家臧振华、刘益昌等人为研究平埔族和早期汉文化的关系,再度挖掘遗址。後来,因八里污水厂将建於遗址之上,引起各方注意,形成抢救遗址热潮。民国81年(1992年)文建会邀集相关部会,确立遗址保留面积为3136.9平方公尺,其余遗址面积则为污水厂所覆盖。而保留的部份只占整个遗址的九分之一左右。民国84年(1995年),中央各部会决议在污水处理厂旁拨地成立「十三行遗址文物陈列馆」。民国87年(1998年),该馆更名为「十三行博物馆」,正式开始兴建。民国92年(2003年),正式完工并开馆。

    博物馆建筑由建筑师孙德鸿设计。荣获2002年台湾建筑奖首奖、 2003年远东建筑奖首奖,是近年来颇受欢迎和注目的建筑。主建筑占地约1.2公顷,馆内面积约2000坪。建筑意念为考古发掘及先民乘船渡海来台。藉由三组不同型态的建筑群架构出完整的概念,分别来表达山与海、过去与现在之意象。钢构建筑象徵大海,结构轴线均以放射状指向海洋。而斜缓的屋顶象徵十三行人生存环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鲸背。高三层楼的清水混凝土建筑,象徵绵延不绝的青山。侧边两道高墙直指观音山上的大坌坑遗址,隐含十三行与大坌坑两文化的时间连结。 山与海的交会处,是座斜倒八角塔,代表时间轴,连结过去与现在。其设计影射毁坏的遗迹及无法还原的历史。  

    中文关键字: 十三行 , 八里

    参考资料

    1. http://www.sshm.tpc.gov.tw/html/sshm/index.jsp
    2.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D%81%E4%B8%89%E8%A1%8C%E5%8D%9A%E7%89%A9%E9%A4%A8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原住民祭典
下一篇:卑南遗址的砌石圈与砌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