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丰富之古籍文献,乃经多年努力蒐集之成果。1928年5月15日大学院(教育部前身)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筹备中央图书馆案,其中提及「一切公有之古本图书,於可能范围内,收集之於中央图书馆」,可见民国初年对古籍文献的蒐藏即相当重视。抗战期间,为替国家抢救善本古籍,郑振铎、叶恭绰、张寿镛、何炳松、张元济、蒋复璁等人士在上海组成「文献保存同志会」,大力搜购古文献,主要来源为江南着名藏书家,如吴兴张氏适园、刘氏嘉业堂、江宁邓碧楼、顺德邓氏风雨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聊城杨氏海源阁、吴县潘氏滂喜斋、江安傅氏双监楼等。
在众多古籍中,国家图书馆近年已依文化资产保存法规定,提报国宝及重要古物清册送请文建会审议中。国宝计有《尚书表注》2卷(南宋末年建安刊本)、《东都事略》130卷(宋绍熙间眉山程舍人宅刊本)、《资治通监》存256卷(南宋鄂州覆北宋刊龙爪本)等12种,重要古物计有《永乐大典》存15卷(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敦交集》1卷(元人写本)、《金石昆虫草木状》27卷(明万历彩绘底稿本)等437种。
中文关键字: 文化资产保存法 , 古物 , 国宝 , 古蹟 , 善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