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璋如
- 1953 〈台湾大马璘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人类学刊》1:13-15。
- 石璋如、刘益昌
- 《大马璘》,中研院史语所专刊八十九。
- 何传坤、刘克竑
- 2004 《大马璘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台中: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 何传坤、刘克竑、陈浩维
- 2001 《国立埔里高中校舍重建工程暨大马璘文化遗址发掘保存计画第一期工作期末报告》,台中: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 刘益昌
- 2000 《又见大马璘—埔里高中学生宿舍兴建紧急发掘报告》,埔里:展颜文化事业工房。
- 2002 《台湾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 Stamps, R.
- 1977 An 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the P’uli Basin, West Central Taiwan, ROC. 收於张光直编《台湾省浊水溪与大肚溪流域考古调查报告》pp.237~301。中研院史语所专刊七十。
本遗址为西元1900年由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发现,原称为乌牛栏遗址。其後森丑之助(1902)、鹿野忠雄(1930)、铃木谨一(1931)等都曾发表到此进行调查及采集工作的成果。首次发掘工作为台北帝国大学的浅井惠伦於1938年所进行,在两个地点的试掘中,发现了石板棺、石器和陶片等遗物。同年的第2次发掘由浅井惠伦、金关丈夫和宫本延人进行,在现今埔基医院北侧发掘3个探坑,发现了5具石板棺以及大量石器和陶片等。战後首次发掘工作则为刘枝万在1947年进行。1949年石璋如、高去寻等带领台大学生在现埔基医院进行发掘。1972年张光直主持浊大计画时,由奥克兰大学的尹因印(Richard Stamps)进行小规模的试掘,并得到初步的碳十四年代。1996年及2000~2001年,中研院史语所的刘益昌分别在埔里高中宿舍及埔基医院急诊大楼预定地进行了2次发掘,出土可观的墓葬群和各式遗物。2001年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人类学组何传坤至埔里高中重建教室预定地进行发掘,出土石板棺及多量的石器及陶片。2003年何传坤再次到埔基医院四期医疗大楼预址进行发掘,仅陶片即出土24,743片,石器亦达3,309件,另有4具墓葬。
大马璘的重要遗留可分三类:一、陶器部分,以质地分可分为泥质陶、沙质陶及粗沙陶,表面颜色则有黑色、灰色、褐色、红色等,多为素面陶,只有约10%的陶片具有纹饰。器型则有:罐、钵、盆、瓮、豆、盖形器等。二、石器部分:有石斧、石锛、石凿、石刀、多孔石器、石镞、戈矛形器、网坠、石杵、石槌、砺石、石球、石环、石纺轮、圆形石板等。材质以板岩和砂岩为主。另有少许装饰性玉器。三、墓葬及遗构:墓葬为板岩结构的石板棺,走向均偏东西向,采仰身直肢葬。另有多量的板岩结构物,疑似建筑物残留。
本遗址的碳十四年代最晚为1783±53B.P.(Stamps 1977),最早3670±70B.P.(何传坤2004),但多集中於距今2500到3000年左右。遗址内涵具有涵盖了西海岸牛骂头文化、营埔文化及东部卑南文化的多元化要素的独特性,因此目前学者们大致同意以「大马璘文化」来称呼具有相同要素的史前文化内涵(刘益昌2002:87、何传坤2004:190)。大马璘文化的重要性,在於它可证明距今三千年到两千年前,中央山脉山区的史前文化发展不曾静止,人类活动也超越了地形阻碍,同时台湾东西部的交流已经相当频繁而密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