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大溪镇石板古道

大溪镇石板古道
2011-12-03 09:51:03   来源:   点击:

    大溪地形相当多元,有河川地形、河阶地形、台地地形、丘陵地形、山谷地形等等状况,要开发这样的地区并不容易,一个地方开发之前必须要有道路,在早期的大溪先到的却是水路,因为有大嵙崁溪(大汉溪),汉人藉由水利之便到达内陆之後设置道路才逐渐开垦,而当时的道路就是如今的『大溪古道』,当时汉人随着目的需求设置了各式各样的古道通行於山林、街市、码头、村庄之间,虽然如今现代道路早已取代其功能,但是仍有许多古道相当热门,大溪古道确有相当特别之处。

    清初大料崁溪的航运可达粟仔园,由於右岸近山地区在土牛红线外属番地,最早的登岸码头是在西岸的低位河阶地,然後再上高位河阶的埔顶。

    在乾隆末期,汉人已越过番界,进垦大耕崁溪东岸的大料崁地区,近山的大料崁地区是进入内山采药材、樟脑、伐木的前进站,当街道渐形成,其繁荣程度也超过先开发的左岸地区,再加上左岸原先登岸码头淤塞,大料崁溪之航运终点便由粟仔园转移至月眉。

    除河运外,为拓垦所需及对外的联络,大溪镇在清代已开凿数条对外主要联络道路,除自古沿用并拓宽者,其余受改道而没落与山林产业道路甚多,现代则称为古道,古道建造的时间不一,大多数在清代已筑成,少数迟至日治时代兴建,有些则在日治时期重修。

    大溪镇的石板古道有数十条之多,经过官方整修约有九条,每一条古道的式样、建材、地形、历史背景等等有许多不同之处,同时既是古道,开垦道路时间已多不可考,唯一有一条「御成路古道」因有石碑设置所以保留下珍贵的事蹟,整理参考如下: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建「御成路古道」,由林本源等人筹建,从员树林经中正理工学院後门到粟子园,是龙潭通往大溪的捷径,原本蜿蜒难行,1923年(大正12)年4月,东宫太子裕仁访台,以纪念皇太子行幸之名,,筹募经费达1,800圆,改修羊肠小径为石板路,新建成道路因而名为「御成路」。】

    镇内较具名气且成为今日民众休闲、健行、踏青寻幽的古道有以下数条:『蟠龙崎古道(往中坜与桃园商道)、斋明寺古道(信仰朝山道路)、御成古道(往龙潭新竹商道)、尾寮崎古道(往矿坑与坟场抬棺木道路)、小角仔古道(往三层慈湖头寮复兴乡山区商道)、打铁寮古道(往山区开采樟脑道路)、大芁芎古道(往山区采茶道路)、月眉古道(往农作区与富商出入道路)、草店尾古道(码头卸货道路)、十一指古道(往山区与隘勇寮道路)』等等,另有许多古道尚代踏查。

    参考资料

    1. 「桃园县大溪街的聚落与建筑」桃园县文化局出版、「大溪镇志」桃园县大溪镇公所出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溪镇和平路Kenko
下一篇:大稻埕蓬莱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