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彰化关帝庙

彰化关帝庙
2011-12-03 14:20:48   来源:   点击:

    【古蹟所在县市】彰化县

    【古蹟名称】关帝庙

    【古蹟等级】第三级古蹟

    【建立年代】清雍正十三年(1735)

    【古蹟位址】彰化市民权里民族路467号

    【历史沿革】

    彰化关帝庙创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由彰化县知县秦士望捐俸创建。原本位於旧彰化县治南门内,直到乾隆年间才乔迁目前现址。

    彰化关帝庙最初创建的年代不明,或许在初创时规模可能不是很大,一直到彰化知县秦士望觉得彰化地区盗贼猖狂,社会动荡不安,希望藉由兴建关帝庙发挥「感之以帝德,慑之以帝威」的效果,因此重加兴建,而且秦士望聘请觉钦和尚为庙中住持管理庙务。

    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张世珍向士绅劝捐,进行重修工程,计费金四千圆,历时二、三十年才宣告完成。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之乱,县内祠宇多遭严重损毁。嘉庆五年(1800)彰化县令胡应魁,遂与贡生郑士谟、吴升东等迁建关帝庙於位处南街的同知署旧址,即今所在位置。

    从嘉庆五年迁建此地以後,有历经几次的修建,如道光九年(1829)知县李廷璧又有修葺、明治四十三年(1910)杨另洲及释一念劝捐整修,形成今日所见庙宇之雏形;昭和五年(1930)重修後殿翼廊等。

    之後,一直到民国七十四年(1985),关帝庙经内政部编定为第三级古蹟,并於民国七十七年(1988)完成修复工作。而今貌为近年由政府拨款重修,庙埕恢复原状,殿宇亦恢复原貌,气氛肃穆典雅。

    【建筑特色】

    关帝庙为官建,格局为三殿两廊式,为座西北朝东南。而如此的方位,在台湾各大关帝庙中,实属於特例。庙内有全台唯一的「青龙偃月大刀」,是於92年刀从山西解州关帝祖庙赠送,做为二庙交流之纪念,也为其特色。

    关帝庙三开间三进两廊的纵深式庙宇,主要建筑为山门、拜殿、正殿、後殿及翼廊等,前面的庙埕低於马路路面,庙埕左右各有一株老榕。正殿供奉关帝君、关太子、周将军及赤兔马等,其神像相较一般显得巨大,而颇为壮观。正殿大木结构表现典型泉州风格,尤以脊檩肥厚最为突出。左右山墙嵌有石碑多方,包括雍正年间的「关帝庙碑」、乾隆时代的「重修关帝庙碑」等,梁枋则悬有多面古匾,如同治年间「护国佑民」、道光年间「乾坤正气」「福佑熙朝」「忠义参天」「浩气凌霄」等古匾。

    彰化关帝庙建筑风格承袭清代武庙的建筑形式,展现出结构规制朴实,雕饰简明而不华丽。而建筑特色在於前殿开三门,门扇钉满门钉,每樘计108个,外檐装修落在前金柱边,前後金柱间的大木结构用前後不对称的四架组成,大木结构为泉州式,以脊檩肥厚最为突出。正殿点金柱有鳌鱼雀替正殿栋架的做法显露出粤匠的风格,为昔日的彰化城内庙宇建筑所少见。

    参考资料

    1. 汉光建筑师事务所 《彰化市传统建筑关帝庙调查研究》,彰化:彰化县政府,1983年。
    2. 台闽地区古蹟资讯网:http://min.cro.cca.gov.tw/cgi-bin/hi.asp?Xrade=h008
    3. 彰化县华龙国民小学网站:http://www.hlps.chc.edu.tw/~changhua/chang/guan.ht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彰化扇形车库
下一篇:急公好义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