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澳城隍庙,位於马公市西文里29号,坐落在文澳旧聚落的中心,是澎湖地区最早创建的城隍庙。创建年代无法确切得知,若以清代「凡守士官入境,必先祭城隍而後履任」的情况来看,至少建於康熙23年(1684)设巡检司之後,最迟於雍正5年(1727)设澎湖厅之後即有此庙。方志文献上,迟於乾隆31年(1766)即庙宇的文献记载,建庙时间应当早於此。文澳(现今西文里)是澎湖早期的聚落之一,旧名暗澳,曾经是当地行政要地,昔时的官厅衙署就在此处,属於官方的祭祀庙宇。清光绪年间,澎湖厅署迁移至马公之後,另外设置另一间城隍庙,文澳城隍庙才由官庙身分转为地方上的信仰寺庙。 文澳城隍庙目前保留古朴的建筑风味,属於三脊三落式的庙宇。庙宇面宽仅有九公尺,格局不大,空间密集而无天井。正殿内空间让人感到格外庄严肃穆,这种气氛在於无法一览正殿的全貌,带点幽静的神秘感;柱子的样式,大量使用梭柱,是庙宇建筑构件特色之一。建筑材料以石材居多,三川门石雕装饰也是参访庙宇的重点之一。从整体来看,文澳城隍庙格局较为狭窄,进深长,内部柱列整齐。因此,扩充不易,才会在妈宫(现今马公)另辟格局较宽阔的城隍庙。目前的建筑样貌,是民国56年(1967)修复而成,民国74年(1985)指定为古蹟。庙内现有一座刻有嘉庆24年(1819)荔月辛怀潘敬献的香炉,凭吊着昔日的轨迹。
参考资料
- 洪淑玲 2003《文建会认识古蹟日-探索澎湖古蹟.历史建筑.博物馆.产业文化导览手册》p.24,澎湖:澎湖县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