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曾振晹墓是在民国四十一年(西元1952年)底台南市文献委员曾在大南门外管事园发现了一座坐北朝南的明代陵墓,由於墓碑上落款的年代早於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因而被认为是荷兰人据台时期,流寓的汉族留葬在台湾的最早一座坟墓。
花岗岩墓碑铭刻「皇明澄邑振阳曾公墓」,上款「崇祯十五年」,下款「孝子若龙若凤同泣立」。澄邑,乃福建省漳州府海澄县的简称;明崇祯十五年(西元1642年),比起郑成功驱荷复台的明永历十五年(西元1661年)早了十九年,说明了早在荷兰人之前,闽南人甚早移垦台湾的事实。
民国四十二年(西元1953年)以及民国六十四年(西元1975年),曾振阳墓经过两度重修,在古意盎然的墓碑两侧添加了若干现代材料,幸好古貌还未全失;倒是两旁新增了不少墓茔伙伴,和丛生的杂草,使得原本饱经风霜的孤寂古里,染上了不少繁嚣的热闹气氛。
【建筑特色】
曾振阳墓与藩府曾蔡二姬墓及藩府二郑公子墓规模都不大,也没有什麽华丽的装饰,却仍严守约定俗成的规制,由墓埕、供台、墓碑、左右手及墓塚所组成。战後曾加以整修,除墓碑外,大多近代之作品。
寻访古墓倍感凄怆,按图索骥更知艰辛。无论先来後到的移民,皆曾贡献於台湾的开发与繁荣,兀立墓前,益思先民筚路蓝缕、胼手胝足以启山林的功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