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於1977年臧振华进行时调查所发现,并进行过试掘。1992年臧振华等执行「台湾地区重要考古遗址初步评估第一阶段研究」时,调查此一遗址。1994年因执行「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画(第二年)」台南县市部分时,再次进行考古调查。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以两奶山南侧山麓缓坡之遗物分布较为密集,除了甘蔗及果园区域破坏较严重外,其他部分保存状况尚称完好。遗址调查采集的陶器有橙色近泥质陶(掺和料以粗砂为主,夹砂密度低;器形以罐形器为主,另见有相当数量的横把及少量柱状把;陶器器表以素面为主)、灰黑夹砂陶(掺和料以细砂为主,夹砂密度大;器形以罐形器为主,未见纹饰)、灰黑色泥质陶(仅见腹片,纹饰有篦划波浪纹)。石器方面有打制斧锄形器、磨制斧锄形器、打制磨刃斧锄形器等。根据遗址采集所得文化遗物推测,两奶山遗址之年代与文化归属为距今3,500-2,000B.P.左右之鹿陶类型,遗址保存状况良好,且相当具有地方类型代表性(臧振华等1994)。此遗址虽曾进行过发掘,但并无发表相关的发掘结果,因此其文化内涵、地层堆积及遗址的分布范围尚还需要进一步确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