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凤生,2005,《赛夏族神话故事及习俗》。
- 伊能嘉矩,1987《台湾踏查日记》。
在民族志的描写中,认为赛夏族的水占具有两种不同的功能:如果是帮人解决疑难问题,以及治疗疾病的叫做sa-lalom;如果帮人寻找失物的是叫做punapis。Sa-lalom的实施方法是,用一个碗装满水,在水中放茅草的新芽,再竖立一根和耳饰同大的竹管;而巫师(占卜者)拿着碗向神灵祈祷之後,将耳朵附在竹管上,倾听神灵的指示,据此去判断问题的症结以及会患病的原因。至於寻找失物的punapis,就是巫师一手拿着装满水的碗,另一手拿着一根长约五、六公分姆指粗细的竹管,将竹管一端插入碗中并且吸水後,取出竹管向空中强力吹出,水珠喷出後落地的方向,就是遗失物所在之方位,如果遇到了岔路再做同一动作,依此方式就可寻获失物。如果水珠是向相反方向吹来,就表示失物在反方向,就必须要重新去寻找。
但是在日治时期前後,因与泰雅族混居及通婚,泰雅族传统的「竹占」巫术,也传入赛夏族。日治初期日本人类学者伊能嘉矩,在他1987的《台湾踏查日记》内,就已经开始深刻的提到赛夏「竹占」治病巫术的过程:『在明治30年6月20日,很早的时候Pilai(今五峰乡比来社)社蕃来到,我当时仍躺在床上(因昨夜下痢),一名蕃妇见到了就问我是否生病了,我说是的,希望为我祈福,她就闭目,面容真诚地,使珠在竿上停止,扇数回後说病好了。』这是伊能嘉矩在赛夏部落的经验,但是已经可以证明,「竹占」的技术已经取代了「水占」,成为赛夏族求告神灵的方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