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豪。1963。《澎湖厅志》。「台湾文献丛刊」164。台北:台湾银行。
- 〈澎湖岛要塞筑城史〉。收於《现代本邦筑城史》,第二部第十卷。(未出版)
澎湖位处中国东南沿海,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荷兰人即在风柜尾筑城架炮。明郑来台,更以澎湖为保障台湾的门户,在全岛建造妈宫澳头上、下炮城(包括新城炮台与金龟头炮台)、风柜尾炮城、四角屿炮城、鸡笼屿炮城、西屿内、外堑炮台(包括西屿西炮台与东炮台)、牛心湾顶炮台等14座炮台。清代除沿用这些炮台外,更设水、陆班兵及汛、塘、堆等防御单位,并由标、协、营等单位分别戍守。
1883年(光绪9年),澎湖通判李嘉棠奉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之命,在西屿内外堑建造海岸防御炮台,但因尚未购备新式大炮,亦未配兵,因此当清法战役,法军攻陷鸡笼(今基隆),法将孤拔(amiral Amédée Anatole Courbet,1827-1885)监於清军威胁,无法长期据守,於1885年改弦易辙转战澎湖,向炮台轰击时,清军便无法击退。
清法和议後,刘铭传深感澎湖一岛特立孤悬,不仅左右闽台,也是南北洋的紧要关键,必须扼紮劲旅,以济缓急;尤其妈宫(今马公)口门,更须内泊兵轮、外筑炮台,以为固守。
1885年,记名提督吴宏洛(後任澎湖镇总兵)奉派前往勘察澎湖水陆形势,1886年兴工建造西屿西炮台(即西屿西台)、东炮台(即西屿东台)、金龟头炮台、大城北炮台等4座。但因当时火炮炮款难筹,延至1889年才运到,并经炮台监工德国人鲍恩士(或作巴恩士,原名Lieut. Max E. Hecht ),炮厂总兵闻德详勘後,配合炮位用外洋铁水泥将子墙、炮基层层封筑。
清日甲午战争,日军进攻澎湖,炮台多半损毁。日治时期,澎湖岛与基隆列入要塞地带,1899年(明治32年)7月,负责修造炮台的澎湖岛筑城部支部开设。1900年,大山炮台、鸡舞坞山堡垒、西屿东堡垒及附属炮台等相继开工,成为澎湖岛设有日式炮台的开端。之後,内垵社堡垒、天南炮台、拱北山第一炮台、拱北山第二炮台、拱北山堡垒、拱北山第二框舍等也次第建造。计至1908年3月31日,澎湖岛的炮台及配炮全数完工,总计8年间完成堡垒、炮台共15座,并配备各式火炮约52尊。国民政府迁台後,炮台在国军维护下多半保存完整,但所有火炮则随日本无条件投降而无一幸存。
中文关键字: 古蹟 , 妈宫金龟头炮台 , 西屿西炮台 , 铁水泥
英文关键字amiral Amédée Anatole Courbet , Lieut. Max E. Hecht , Penghu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