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文镇等。2005。《台湾美术地方发展史全集:澎湖地区》。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 〈菜宅农业文化:功能〉。澎湖的玄武岩,「玄武岩文化」。2008年12月27日读取。http://basalt.phhcc.gov.tw/c/c01_01.asp。
菜宅大抵呈东西宽、南北窄的长矩形,四周围墙以北墙最高(约在160-250公分之间),其次为东、西墙(约在150-170公分之间),南面墙最低(大多不超过100公分)。其中,东、西墙与北墙接续处,从与北墙等高逐渐下降,直至与南墙等高或稍高为止。菜宅的墙身只能用石块堆砌,其间不能添加黏着材,以便保留石材间的自然缝隙,以利墙里、墙外空气的流通,如此才能达到既能挡风又能减少回风之效。
菜宅的宽度(东西向)多依耕地的大小及主人的需求而定,但是南北的深度则多在5到6公尺之间或更窄。内部常分内、外两股(分区),靠北侧的内股避风性较佳,深度约2到3公尺,多用来栽培蕃薯苗和比较怕风的叶菜类蔬菜。南侧的外股避风性较差,深度约1.5到2公尺左右,多用来种植甘蓝、大头菜、花椰菜等较不怕风的菜种,两股中间则留以约0.5公尺宽的小径。
菜宅的防风效果取决於北墙的高度及菜宅与菜宅的间距。一道2公尺高的北墙,有效的避风范围大约是3公尺左右,因此农民常常会在外股加设用菅芒秆编成的矮篱,来补强外股的防风功能。南北向若超过6公尺,就必须分成若干块,分别砌高墙来形成几个南北相连的菜宅。
中文关键字: 硓咕石 , 玄武岩 , 股 , 防风墙 , 蜂巢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