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白冷圳入水口

白冷圳入水口
2011-12-03 15:07:00   来源:   点击:

    【兴建缘起】

    日治大正二年(1913),日人於台中县新社乡成立大南庄蔗苗养成所(即今日农委会种苗改良繁殖场),供应全台湾优良之甘蔗种苗,却因此处地势颇高无固定之灌溉水源,对於甘蔗种苗品质之保持不易。为了灌溉大南河阶地833公顷之种苗场农地,台湾总督府殖产局於日治昭和二年(1927)开始计划辟建白冷圳,设计者为台湾总督府技师矶田谦雄先生,工程设计为引大甲溪水源灌溉,日治昭和三年(1928)开工,历时3年6个月,於日治昭和七年(1932)完工,同年9月完成通水试验,10月14 日举行通水仪式,由台湾总督府殖产局长殖田殖吉先生正式命名为「白冷圳」。

    【建筑特色】

    白冷圳的源头为白冷高地,白冷高地位於和平乡天轮村,海拔554.99公尺。经和平乡的白鹿、新社乡白毛台、麻竹坑、河排、马鞍龙、抽藤坑、山猪湖、新六村,最後抵达水圳终点新五村圆堀(海拔531.5公尺)分水槽,再经由圆堀区分为大南及马力埔两条支线流往新社乡各灌溉区域。其灌溉面积包括台中县和平乡白鹿与新杜乡,共计约为780公顷。

    白冷圳入水口制水井之井口直径为6.06公尺,深20.61公尺,入水口及出水口各设置水闸,以便控制水量,以当时工法技术环境观之,为艰钜之工程,值得推崇的是,其历经七十余年,仍可引水且供应新社地区之日常用水。白冷圳全线导水路长16.5公里,水圳设施多设於山腰竣坡处,除明渠外,主要构造物有22座隧道、14 座渡槽及3 座倒虹吸管等水利设施。

    白冷圳的水有二来源处,一为大甲溪水由入水口处不断的灌入白冷圳的「制水井」;另一水源来自天轮发电厂之尾水,经由安置管道穿过大甲溪溪底,直接将水送到制水井,整条圳沟的水流便由此水利设施的水闸门控制,经由一号隧道直接向白鹿及新社地区一路飞奔,进水口至一号隧道出口,全长870.5公尺。

    白冷圳最具价值的为二号倒虹吸管,总长为346.9公尺,高程8l公尺。从中横的龙安桥往新社方向而行,即可看见此座跨越山谷的长管。倒虹吸管是利用「连通管原理」,并非虹吸管原理,本身亦无真空作用,而是利用不同深度的水之同一水面承受压力的不同,促使水因而流动,因此在名称使用上并不完全正确,「倒虹形连通管」名称较「倒虹吸管」更为合适。

    白冷圳沿线水利设施除了提供和平乡、新社乡及石冈乡一带之灌溉用水外,亦为提供观光及教学之活水圳,因为白冷圳之水利设施包括了制水井、隧道、沉砂池、渡槽、倒虹吸管、排水门、溢流工及给水门等数项水利工程。白冷圳沿线所衍生出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农园景象及动植物等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是最佳观光休闲及户外教学的好去处。

    【位址】

    由中横公路22公里处的白冷吊桥,可欣赏到天轮发电厂的四组绿色发电钢管,徒步走过吊桥後,步行约五分钟即可到达白冷圳入水口及制水井。

    参考资料

    1. 薛琴等撰稿《台湾历史建筑百景专辑》;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2。2.吴长锟等撰稿《台中县历史建筑导览手册》;台中县:中县文化局,2003。3.台闽地区历史建筑资料库:http://hb.cro.cca.gov.tw/build/area.asp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甘泉井及石头公
下一篇:瑠公圳引水石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