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白守莲遗址的岩棺

白守莲遗址的岩棺
2011-12-03 15:07:28   来源:   点击:

    岩棺为以单一岩块雕琢而成的石棺形遗留,目前考古学上认为其於巨石文化之主要遗留项目之一,与石壁、巨石石柱、单石、石像、有孔石盘等组成可能与祭祀有关的整套巨石构筑(宋文薰1980:133)。早期亦有学者认为其可能是属於王者的坟墓(引自郭素秋1995:1),或有人认为其可能做为储水槽,或被当地原住民视为求雨石等,然其实际的使用或功能目前仍无一完整的答案。

      白守莲遗址位於台东县成功镇,遗址共发现三座岩棺,1号岩棺被放置至当时的史前文化博物馆筹备处,2号岩棺於1986年被置於台东县立文化中心,3号岩棺仍置於原处,在1995年时史前文化博物馆筹备处进行搬迁与修复(臧振华2000:1402-PSL-1)当地阿美族人视岩棺为古时候的棺材称为Taknip,「据说邻近某些阿美族人在天旱时来此,将岩棺周缘敲下一块,供求雨祭祀仪式之用,所以也称这个岩棺为『求雨石』。」(刘益昌等1993:94)

      过去记载白守莲遗址可见数个岩棺,但多已部坏,仅余一件保存完整者,在鹿野忠雄的记录中「这一具岩棺,长约二.一公尺,宽约一.二公尺;周壁厚度约一八-二一公分;里面的深度约一.二公尺;平面长方形;显着的特徵为,在石棺外壁,由上缘向下约六O公分处雕有高约三O公分的十个角状突出物,这些突出物在较长的两侧面各有三个,在较短的两侧面各有两个;此外,在石棺里面的一隅钻有约三公分的排水孔,通至外表。」(鹿野忠雄着,宋文薰译1955:68-69),此件岩棺目前置於台东市县立文化中心,其前立有说明牌,写着:

    一、 名称:白守莲史前遗址岩棺

    二、 出土时间:中华名国七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三、 出土地点:台东县成功镇三仙里白守莲高台

    四、 年代:三千余年前

    五、 监定者:国立台湾大学人类系宋文薰教授

    六、 指定:教育部台(75)社字第四九二五九号函

    台东县政府文化局

      笔者前往测量目前置於文化中心前的岩棺,其主体呈一立体梯形,实际测量长约218cm,宽约117cm,最长部份可达234cm,宽约133cm,高至少128cm,部份埋於土中,整体大致完整,仅一角有破损情形,岩棺内部长约171cm,宽约61cm,可见一穿孔最大直径约8cm,另外在岩棺的外部体上,四面皆带有突起,长边的两个侧面各带三个突起,短边则各有二个突起。

    参考资料

    1. 宋文薰
    2. 1980 〈由考古学看台湾〉,在《中国的台湾》,陈奇禄教授等合着,页93-220。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
    3. 郭素秋
    4. 1995 《台东县马武窟溪流域史前遗址调查与研究》。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
    5. 鹿野忠雄着,宋文薰译
    6. 1955 《台湾考古学民族学概观》。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7. 臧振华
    8. 2000 《台闽地区考古遗址—台东县》。内政部编印
    9. 刘益昌、刘得京、林俊全(刘益昌等1993)
    10. 1993 《史前文化》。台东:交通部观光局东部海岸风景特定区管理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白米瓮礮台
下一篇:白氏先祖草寮旧址(现为王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