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保存完好且不可多得的集清代木雕之精华的所在。无论是“扶雅堂”的漏窗,还是後屋的“牛腿”,抑或是正厅的木饰,雕嵌镶饰技艺精湛,锼镂剔绘巧夺天工。
运河边,老街上,观文物,赏木雕,太炎先生故居就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章太炎於明治31年(西元1898年)旅台,期间约半年,当时为「台湾日日新报」撰稿。章太炎在台湾的经验,反映东亚传统汉文化的交流,以及台湾在东亚文明所代表的角色,其故居具有纪念意义。
章太炎(1869-1936年),名学乘,後改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少从俞学经史。1897年在任职《时务报》和《经史报》期间,因参与维新运动而被通辑。1899年东渡日本,结识孙中山;同年回上海,任《东日报》编辑。1902年再次赴日本,号召推翻清政府,与蔡元培等人组成中国教育会,设立爱国学社。1903年因在《苏报》上发表反清革命言论而遭被捕。1906年出狱後赴日本,参加同盟会。1909年与陶成章等人重组光复会,出任会长。辛亥革命後,曾先後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枢密顾问、中华民国联合会会长等职。袁世凯任大总统後,应召前往北京,在宋教仁被害後,参与反袁活动。1917年7月,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长。1924年脱离孙中山改组後的国民党,在苏州以设会讲学为业,长期从事学术着述和教育工作。1936年6月14日,病逝於苏州,享年67岁。他留下了大约400多万字的学术着作,被人们公认为学贯中西的中代宗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