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认识古蹟日浏览手册》;台北市:文建会,2002。
- 「走读台湾网站:http://readtw.ncl.edu.tw:8080/readtw/index.jsp」
【建立年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
【古蹟位址】彰化市富贵里中华路二三九巷一九号
【历史沿革】
彰化圣王庙又名威惠宫或开漳圣王庙,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为彰化县城内漳州人的守护庙。清朝时期彰化县城有两座圣王庙,称大圣王庙者为本庙(靠近庆丰门的为小圣王庙),清乾隆六十年(1795)陈周全事件,圣王庙遭兵燹,至清嘉庆十二年(1807)重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日本占据台湾後,庙宇又遭受严重破坏,直至1912年漳州七县人的後裔发起重建之际,又逢中日战起,遭日方强制徵用,1945年台湾光复後,透过政府陆续拨款进行小规模整修,乃成为今日所见之规模。
【建筑特色】
圣王庙宽三开间的前殿,中央明间屋顶较两侧突起,正面檐口呈弓形,两侧屋面向内倾斜,为其主要之特徵,为一座三开间两廊纵深配置的庙宇。前殿左右山墙,正面嵌以精雕细琢的花岗石及青斗石之八字墙,左雕龙,右雕虎,图像颇称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檐柱下的方形石柱珠,以双夔龙为各面图案之框,中央为夔龙组合的字,左「福」,右「禄」,并有青斗石立狮一对安置於正门两侧。
正殿悬挂着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海东慈云」、嘉庆年间「诏燕英灵」等六方匾额,为庙方之重要文物,前接卷棚拜殿,其屋顶上仍用单脊。拜殿与正殿的交会处,为菱形龟壳屋面,将雨水排向两侧,解决了屋坡交接的积水问题。庙侧曾有月华阁,旧时为彰化城内四大馆之一,额曰:「庆丰宫」供奉天上圣母,为祭典时演戏酬神之处。圣王庙虽为漳州移民所建,但当年所聘匠师却为粤东籍,因此无论在整体结构或细部雕琢,处处皆显现出粤派之特色。
从其为早期彰化县城漳籍移民所建,可知过去为漳州人的重要信仰中心,近代由於社会结构变迁而产生「土着化」现象,原乡地域观念渐泯,故香客渐少,祭祀香火亦不复昔盛。於民国七十四年内政部公布指定为第二级古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