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展鹏。1992。《台北古城之旅》。「台湾深度旅游手册」5。台北:远流。
- 河出图社。2004。《古地图台北散步:一八九五清代台北古城》。「发现别册」台湾古地图卷。台北:果实。
- 〈护龙与突归〉。金门古厝,「金门古厝的形制」。2008年10月31日读取。http://tea.kcjh.km.edu.tw/~house/form/07form.htm。
- 〈台北府城北门〉。维基大百科。2008年10月31日读取。http://zh.wikipedia.org/wiki/台北府城北门。
- 庄展鹏。1992。《台北古城之旅》。「台湾深度旅游手册」5。台北:远流。
1879年(光绪5年)淡水县与新竹县分治,知府陈星聚开府台北,筹建台北府城,以基地松软,难承重压而止。其後,福建巡抚岑毓英,兵备道刘璈相继勘定基址,1882年重新召募广东籍工匠兴筑,1884年完工。
台北城城围1,500余丈,城北与今忠孝西路界,南临爱国西路,东边中山南路,西止中华路。城周开辟5门,分别为北门「承恩门」,南门「丽正门」(初名「照正门」),小南门「重熙门」,东门「景福门」与西门「宝成门」。
清末由中国大陆前来北台湾,主要登陆的口岸是大稻埕,上陆後自北向南行,北门自然成为主要的城门,其名称为「承恩门」乃因向北遥望朝廷,承受皇恩之意。外廓额铭「岩疆锁钥」,城门外有接官亭等建物,惜在日治时期均被拆除。今仅遗留外廓石刻门额一方,安置在城门旁。
5座城门中仅北门及东门附外廓,而西门和大南门门楼屋顶为重檐造型较特殊,北门、东门均为单檐封闭式的碉堡城门,独小南门於门楼周边附外廊,形式最为华丽。
日治初期辟建道路时,毁台北城垣、外廓及西门。现除北门保存原貌外,1965年交通部观光局以整顿市容配合观光名义,在另3座门上,利用原有门洞改建成钢筋混凝土之中国北方式门楼,致使门楼原貌尽失。
1983年,台北府城北门由内政部指定为台闽地区第一级古蹟;2005年「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正,北门、东门、南门和小南门等台北四城门,同时被重新指定公告为「国定古蹟」。
中文关键字: 北门 , 东门 , 南门 , 小南门
英文关键字Gates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