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当1871年(同治10年)间,琉球籍的渔民69人因风飘流到台湾南部的恒春附近,其中3人溺毙,54人被牡丹社先住民杀害,幸免於难的12人,经汉人由凤山县(今高雄市左营区)送到台湾府城(今台南市),再转往福州省城,由督抚从优抚恤後,遣回琉球。居心叵测的日本,竟妄称琉球为其保护国,藉机发动兵变,乃於1874年3月22日发兵,以「剿蕃」为由进犯台湾。
清廷一面向日本提出严辞抗议,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积极治理台湾。沈葆桢抵达台湾以後,勘定安平地势险峻,奏请建造仿西洋式炮台一座,并延请洋匠法国人帛尔陀(M. Berthault)设计,以做为防守海口阻遏日军的防御工事。并於1874年9月开工,预定6个月竣工,但因中间发生凌定国贪污事件而延至1876年(光绪2年)8月才完工,总共历时1年又11个月。
二鲲身炮台的建筑,是仿造西洋几何形营垒的作法建造而成的方形棱堡式炮台,四角凸出,中央凹入。凸出的棱堡拟安大炮,以做为远攻之用;凹入的墙面则列洋枪队,以防止近扑。後来因应实际的需要,改为面海一方设18吨阿姆斯脱郎前膛大炮(18 tons RML Armstrong Gun)5尊,其余各面安20磅及40磅小炮各4尊,并由炮兵272名配以洋枪队驻守。
炮台建造的方式,是下用砖石砌基脚,上垒土垣,内侧筑三合土城壁,周围设马路一圈以供横向联系。炮台下方,周围建有粮房、兵房、伙食房及弹药库等设施。中央留出空地,原为吸收敌人炮弹冲击的水池,後来填平做为兵士演练的操演场。炮台外围掘濠沟一道,以防敌人攀登土垣。正门入口是红砖砌造的矩形城门,中央用圆拱形的隧道式城门洞通达炮台内部。门外有桥跨越护城濠,供补给通行使用。後因木桥结构年久失修,日治时期损毁後先改为铁桥,再改为钢筋混凝土桥,沿用迄今。
尽管二鲲身炮台尚未建成,牡丹社事件便因清廷与日本政府议和而结案,但在1884年的中法战役中,法舰寻衅安平,炮台发炮轰击,法舰因而不敢贸然进犯。1895年,台湾割日前夕,刘永福据守安平海口,二鲲身炮台亦曾发二炮,击中来侵的日本舰艇,发挥了海岸防御炮台应有的功能。
日治时期,军事防御概念刷新,兵器进步神速,二鲲身炮台逐渐失去原有的军事价值,火炮也多半拆毁,仅留後膛小炮真品1尊供人凭吊。1975年台南市政府为庆祝观光年,曾一度大规模整修炮台土堤,并仿作大炮3尊、小炮5尊。内政部公告为台闽地区第一级古蹟後,二鲲身炮台再度受到重视并加以整修,发掘并复原炮座、炮门,仿炮、真炮则仍留置现地未做更动。
中文关键字: 几何形营垒 , 棱堡式炮台 , 军事防御建筑 , 沈葆桢
英文关键字18 tons RML Armstrong Gun , M. Berthault , Fort Anping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