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礟台历史】
台湾府建城始於清世宗雍正三年(西元1735年),台湾县知县周锺渲筑造的木栅城。当时的规模是,自大秉东门起至妈祖楼止,东南北环围,周长二干六百六十二丈,栅间计开七门。其後,由於防御上的需要,屡有加植刺竹,加高木栅、另植绿珊瑚以及添建小西门之举。逍至乾隆五十三年戊申(西元1788年),知府杨廷理就原有东南北三面城址,改建为土城,并建砖石城门楼八座,计:大东门(迎春门)、小东门、大南门(宁南门)小南门、大北门、小北门(镇北门)、大西门(镇海门)、小西门、大北门等八门。
道光十六年(西元1836年),当地的官绅为了保护城外无险可据的商民舖户安全,於是遶着大东门外街兴建竹堑外城,城开三门,以方便进出;但因竹城安全性较低,故又在城的南、北侧各增设一座炮台来镇守。其中南边的巽方炮台,因所在位置属八卦中的「巽」方,因此得名。而北边的炮台约在今天长荣中学後面,目前已无迹可寻。
【建筑特色】
日治时,城垣毁弃,炮台荒芜,直至民国三十八年﹝西元1949年﹞,修禅院承租该区土地,建造房舍,将炮台纳於庭园南侧,并整建维护,炮台得以保存下来,但因被附近建物包围、改建,旧貌不复,独留遍历沧桑的北侧立面,供人凭吊。站在修禅院的庭院里,可一眼览尽炮台的北侧立面;整座炮台略呈方形,由老古石垒石砌成,中间开一拱门,门额上有道光年间所题「巽方靖镇」四字。
炮台本体叠以花岗石及老古石,中央为圆拱门洞,门口部以石材补强为框。炮台上设置有雉堞ˋ垛墙亦成为铳口。据说,当年炮台内开有四个指向东方和南方的「铳孔」,用来发射一种口径较小的铳炮,因此巽方炮台又叫做「铳楼」。「铳」是一种口径较小的火炮,由宋代的突火枪发展而成,与火炮最大的不同是,尾端有插木柄用的尾鋆。统楼便是以发射统炮为主的炮台。
由於长期为禅院所使用,墙面上添加甚多佛教词语。炮台上现亦立八角亭一座,应非原物。巽方炮台规模虽然不大,却是台南目前硕果仅存的内陆炮台,其意义实为珍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