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文化局』,http://cap.indextw.com/building/view.php?vid=182&page=1
- 『台闽古蹟资讯网』,http://min.cro.cca.gov.tw/cgi-bin/hi.asp?Xrade=a083
- 『国家文化资料库』,http://nrch.cca.gov.tw/ccahome/architecture/architecture_meta.jsp?xml_id=0006333629
- 《台北古蹟侦探游》,李乾朗审订,远流出版社,120页
谢宅原为欧阳长庚所有,他於1880年代由福建晋江移民至艋舺,开设「建发船头行」,专营闽南与北台湾之间的货物运输,因生意兴隆,遂於1890年代兴建此一豪宅。民国34年(1945年),欧阳家传至第三代欧阳江淮,因财务日渐困难,又将此宅卖给同窗谢溪圳。
原在厦门开设「建松洋行」作布匹生意的谢溪圳,於民国38年(1949年)返台定居於此,将其改辟为旅社与住家两用的街屋。民国88年(1999年),艋舺谢宅被指定为直辖市定古蹟宅第类,以作为清代中叶郊行的历史回忆,并为1950年代闹市里传统客栈的代表。但该屋因年久失修,目前旅社以鹰架围护,尚待修整,後又因前面道路施工使地基下陷,如今老屋岌岌可危。谢家尚有一子孙住在两侧早已破旧的厢房,并开设杂货舖,正处在老屋翻修和古蹟维护的两难之中,期待政府能将已被列为古蹟的谢宅早日维修完善。
此宅坐西向东,原为泉州建筑「三落」带有「左右护龙」的大厝,後因日治时代拓宽道路,此宅部份被拆,前落成了两侧临街的三角窗街屋。民国41年(1952年),谢宅进行整修,将原为船头行的第一落两层楼临街建筑修改为「星光旅社」;後又将昔日欧阳家族提供作为货船船工住宿的第三落,改建成二楼砖木构造的「月光浴室」,但由於浴室需燃烧煤炭而屡遭环保局控告,便於民国60年(1971年)结束营业,於1970年代改建为四楼公寓。
第一落的星光旅社除了二楼改成旅馆建筑的隔间外,主要构造、规模、外观风貌仍保有1890年代初建时的风格,房间面积分割狭小。屋身修建後,主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子使用砖砌,楼板则为传统木桁架,木结构梁架高大,这种砖木混合构造盛行於日治时期的明治与大正年间。屋顶桁架为西洋式的三角桁架的变形;一楼外侧附有拱廊骑楼,二楼则开设弧拱窗;墙面为洗石子材质,两层楼间有一绿色装饰带。
第二进属传统闽南式的木构建筑,面宽三开间。屋顶为硬山单檐式,并铺以仰合瓦,采用火形山墙,山墙下有青釉花砖的通气窗。中厅的梁架为叠斗式构造,两侧木隔墙为仿「阁楼挑台」的做法,收以精致的格栅栏杆,更有抬高内部屋架的效果。中厅前步口作为前檐廊,内部构架为四桁架,卷棚屋顶,通梁下有透雕的通檖。入口采「三关六扇」门,左右四片格扇,上有螭龙透雕,造型生动,雕工精湛,为艋舺地区所罕见。正厅里也有雕刻精美的神龛,奉祀祖先及神明,神龛的後方留有「前堂後」,是通往後方院落的空间。
院落间有一天井,被设置为简单的小庭院,其护栏有石刻造型。天井两侧为厢房,厢房屋顶为平面,其楼顶与第一落後方二楼露台都筑有高八十公分的女儿墙,中砌有青釉花瓶栏杆。第一落後方的门板上刻有「松、兰、竹、梅」等造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