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里遗址为1936年日人丹桂之助所发现,1954年金关丈夫和国分直一有补充调查的工作,之後有盛清沂1965年包括苑里遗址在内的苗栗地区考古遗址调查。更後期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包括1999年开始进行的「桃竹苗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画的调查工作」,而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曾在1999年进行考古发掘的工作。
遗址的考古遗留丰富而多样。陶器方面包括:黑色刻划纹陶、褐色夹砂拍印纹陶、橙色素面夹砂陶、褐色夹砂方格印纹陶和灰黑色泥质的划纹陶、点刺纹陶和波浪纹陶片。石器则包括有:打制石斧、凹石、砥石、磨制石锛等,其它遗留还包括有玛瑙珠、玻璃珠和铁刀,另外也发现贝塚和兽骨遗留。
在台湾考古学文化层序的研究上,本遗址被分类为中部地区铁器时代番仔园文化的地方性典型遗址或十三行文化新港类型(宋文薰等),年代约在距今2300到400年间。另外,由於本遗址的遗物堆积密度高,遗物发现的频率密集且遗址面积广大,并且是地方考古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因此有相当大的学术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