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名称:万选居
建筑等级:历史建筑
建立年代: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公告日期:民国九十三年(2004年)三月六日
建筑位址:台中县丰原市翁社里丰年路九巷十一号
权 属:私有
壹、历史沿革
万选居,俗称张家古厝,是前台中市长张启仲的故居,亦是他祖父张存英及伯祖张存庚、张存烈、张存城等四兄弟所建造的。该宅位於丰原市翁社里丰年路。建造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迄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占地一甲余。
清雍正三年(1725年),张达京首任岸里社通事,与该社合作规划开发水圳「下埤」系统,引进大甲溪水灌溉岸里社附近土地,并已十分之二的土地,提供给族人免费使用,十分之八的水分留着自己用来灌溉开发土地。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再与岸里社族人订定合约,并组成六馆业户,兴修葫芦墩圳上埤系统。张氏一族,自张达京(十一世祖)来台後,生息繁衍,而蔚为地方巨族。张达京於清雍正三年起至乾隆二十三年,首任岸里九社中之五社总通事,并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率领士官墩阿打歪等社勇平定大甲西社之役,上宪嘉其功,准赐台中平原开发,兴修水力,而形成为当地大垦首(垦号张振万)。清同治年间,张家後代取进功名者多,为光大门楣,遂於清同治十年在翁仔社现址建筑「万选居」。
贰、建筑特色
一、配置形式
万选居在格局上,为三进二落二护龙(围屋),分内外院埕,配置座北朝南(偏西10度),可能是因为风水的考量,座落於翁仔社龟形风水地之西南侧。另外,位於台中平原中的万选居,四周地形较为空旷,基於安全之考量,早期曾在院落周围建造壕沟、鱼池及种植有刺的围篱植栽。半月池及水沟两者为辅助性设施,虽无法直接阻止盗贼入侵,但其具有蓄水防灾之功能亦兼具风水的意义。
二、建筑本体
门楼:门楼壁体砌体以丁字砌法,在土埆砖衔接面以数支竹篾排列补强结构。外门楼门墙粗糙墙面是以「水泥砂将打毛」工法做成。水泥砂浆打毛工法是采水泥砂浆粉刷墙面,再用工具於未乾之前,拍打拉起成粗糙面。外门楼门墙面於民国五十一年(1962年)被车辆撞坏,重修时以水泥砂浆加链灰再施以水泥砂将打毛工法。
一落门厅:门厅明间在墙身构造的做法上,采「火库起」之构造方式,构造方式为「混合构造」。「火库起」是指墙身上逐层以砖块砌垂成阶梯状之方式,在外观呈现锯齿状,具有防止雨水渗入屋檐之功能。万选居台基与屋身整体看来是一体的,台基以石条叠砌而成,并无向外延伸。门厅结构系统采用「承重砖墙」系统,梁架系统为九架檩,构建於承重墙之隔断墙上。门厅屋顶因九二一地震後屋主修建,原屋瓦为「唐山黑瓦」,因灰瓦取得不易而改用红瓦。屋顶形制为「硬山式」。
二落大厅:木构架系统为十五架檩,构建於承重之隔断墙上。檐廊部分木架形式,置以双楹做抬梁叠斗型,并做卷棚屋面。檐廊部分出檐形式采双挑斗拱出檐,做正、副拱与小斗做承楹。二落大厅屋顶同样因地震修建,由唐山灰瓦改为红瓦,现今屋顶形式为硬山式屋顶。
三落大厅:三落大厅在墙身构造上,采「出廓起」的做法,构造方式采承重墙构造,设有檐廊与出檐柱。正厅与左右次间内部壁体,隔断墙与後檐壁下部为斗子砖砌,周围做土砖收边。门厅木构架系统为十一架檩。屋顶形制为硬山式屋顶,屋瓦已将唐山灰瓦改为红瓦。
左右围屋:客属建筑护笼可称为「横屋」或「围屋」。一般作用为厢房之用,并配合防御的功能配置於正厅周围,成半圆或方形围绕。围屋墙身构造采「出廓起」的做法,构造方式采用承重墙构造,设有出挑拱,在私厅处设有格扇。围屋壁体做土堑墙丁字砌体,土埆砖在衔接面以数支竹篾排列做为补强结构,涂以白灰粉刷装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