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县大寮乡永芳村的张家「西公厝」,是张家开基先祖所居之地。原籍中国江西龙虎山的张三青(字世英)於乾隆20年(1755年)自唐山福建漳州南靖的海陇总贝乡抹丰村渡海来到高雄凤山,因见此地两脉状如帝钟与角鼓,风水绝佳,决定在此落地生根,於是兴建屋舍,将家族迁移至此地发展。
嘉庆11年(西元1806年),传到其子孙张元红(字朱育),将其七个儿子全栽培为专业道士,从此奠定张家道士家族传统。之後,原名为「清河堂」的张家祖厝乃取「持斋做功课」之意,另称为「斋公厝」。因口耳相传走音变为谐音的「西公厝」(师公厝),也就是道士家族的意思。
日治时期,日本政府采「扶佛灭道」政策,张家道长事业日渐没落,族人纷纷走避改行,以免遭受压迫。直至民国65年(1976年),张家子孙张瑞益以32岁之年於永芳国小操场举行升科仪式,登上36层刀梯顶端,完成刀梯仪式,穿上黄色道袍,经封官、就职、宴客、谢神,正式成为尊道长,法号「太上三五公祭酒经籙张靖灵」,并重振西公厝,带领家族继续道士之业。
高雄县大寮乡西公厝张家,与高雄县茄萣乡白砂仑郭家,皆是有名的道士家族。郭家已传至第五代,家族中有20多名正一宗嗣汉道长;而张家迄今已传至第十代,为道教典型的伙居道,即指道士与民众结伙而居,当脱下道士服时,则与一般社会大众的生活无异。
中文关键字: 伙居道 , 斋公厝 , 张世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