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学习 > 百科知识 > 通霄神社

通霄神社
2011-12-03 16:00:17   来源:   点击:

    苗栗县通霄镇虎头山公园山腰的通霄神社,原本是日治时期神道

    国教化的建筑,光复後改成具有国民党图腾的忠烈祠,是一座充

    满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

    日本治台 50 年,在台湾各地兴建204所神社,主要祭祀征讨台湾殉职的北白川宫,日本昭和年间出版「新竹州志」纪录,通霄神社於昭和12年(1937年)镇座。

    北白川宫生於1847年,翌年被仁孝天皇收为养子,称为「满宫」,北白川宫曾赴德国普鲁士军校留学,返国担任陆军中将近卫师团长,明治28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北白川宫受命为台湾驻屯军司令,5月抱病(疟疾)带领占领军队抵台,从北而南乘轿指挥占领行动,病况恶化,10月28日死亡。

    能久亲王征讨台湾而死,成为日本人对台湾宣传忠君爱国的样板

    ,日本台湾总督府订定每年10月27日(镇座日)、10月28日(亲王祭日)为例祭日,通令台湾全岛放假一天,到台湾神社参拜。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领导权易位,「通霄神社」成为国民党

    政权眼中一种蕴藏敌国传统意识型态,与东洋奴化遗毒的建筑物

    空间,因此采取刻意的毁坏与消灭策略,神舍任何与「昭和」或与日本有关的字样均被刮除。

    通霄神社附属建筑,包括神官宿舍、社务所、石灯笼、手洗舍先

    後被破坏、拆除殆尽,国军的空军、陆军先後进驻,民国89年

    才移防他处,附属建物被民间占住使用。

    改建後的忠烈祠,因为地方经费不足,加上所有权不明,管理维

    修不易,曾经横跨两个威权统治时期的建筑物,一度残破荒芜,

    九二一地震後,年久失修的通霄神社,受损更加严重。

    通霄神社无论是地理位置、建筑特质,都与台湾、通霄近代历史

    文化有着鲜明的关系,也是丰富的教育题材,2002年苗栗县文化

    局登录为历史建筑。

    文建会补助1700多万元进行修护工程,历时1年余,2005年5月完工验收,目前由通霄镇公所管理维护,未来将结合周边景点与产业文化,达到历史建筑再生、永续利用的目标。

    日治时期的通霄神社,配置应该相当完整,入口鸟居、参拜道、

    石灯笼,有告知来者此地神圣之意;现在已经消失的手洗舍,则

    是祭拜仪式前准备场所;拜殿是主要祭拜场所,中间放置赛钱箱

    、铃铛、参拜人对着本殿的方向祭拜;最上方的本殿最神圣,只

    有神官在重要祭典时才可进入。

    通霄神社建筑群因人为、自然因素破坏,仅存本殿基座、拜殿、

    鸟居、参道、石灯龙社务所、宿舍等。

    通霄神社第一、第二鸟居均属於「神明鸟居」样式,两根圆柱上

    乘载圆形的笠木,是台湾最常见的鸟居型式。第一、第二鸟居中间的参拜道,中央为石板铺面,两侧铺小碎石,参拜道两侧各有五座石灯笼,均为地方人士捐献。

    原本拜殿是日式神明造,属於切妻(悬山)造、平入式,两坡水

    的屋坡面平直无翘曲。妻饰有千木、屋脊上有胜男木、博风板则

    有小狭小舞。屋顶为铜皮,原有的栋(屋脊)直接包覆在燕尾屋脊内,二重轩构造改为闽南燕尾翘脊,二坡水也改成四坡水。

    台湾光复後,神社改建为「通霄忠烈祠」,维持祭祀的空间机能,除了供奉延平郡王郑成功,拜殿四面加砌砖墙开窗,原木桁梁屋架外侧,改成中国传统建筑闽南式燕尾翘脊屋顶包覆,屋顶脊饰中央还加装国民党徽,凸显当时的党国意识型态。

    本殿是神社中心建筑物,有称神殿、御本殿、正殿等称呼,是祭

    神或安置神体、神札、神符的地方。不过,通霄神社本殿建筑已

    经消失多年,仅剩石板砌筑基座。

    第一鸟居旁的社务所,是神职人员或管理人的办公务所,建筑格

    局、构造大致保持原貌,屋顶属「入母屋造」,中央开设「千鸟

    破风」,悬鱼、妻饰保完整,是通霄神社保存最完整的附属建筑

    物社务所下方的宿舍,是典型的日本住宅,虽然光复後使用者稍有

    改装,但大体维持日式住宅的式样。

    参考资料

    1. 苗栗县文化局,《苗栗县通霄镇通霄神社调查研究暨修复计画》,苗栗市:苗栗县政府,2003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达悟族祭神祭
下一篇:过水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