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敏勇
- 1984 南投县集集镇大坪顶遗址, 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本遗址1937年为日人青木三次首次发现,1940年马渊东一曾前往调查,但无正式发掘,直到1962年才在宋文薰主持下进行首次发掘工作,此後Judith M. Treistman、黄士强陆续於1968年、1972年进行调查与发掘,使得遗址出土的遗物得以渐渐厘清。1984年邱敏勇更以此遗址为主题,撰写硕士论文。
根据邱敏勇的整理分析,大坪顶遗址的夹砂陶器以灰、灰黑陶为主流,红陶居次要地位,这三类陶除了颜色以外,其他属性上完全相同∶皆为手制、部份或经轮修,皆含细砂,器型富於变化,纹饰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其中出现大量圆圈纹,经监定应是小米之老秆压印而成。此外泥质陶器除质地之外皆与夹砂陶同,应是同一群人的物质遗留,由此判定此遗址只有一个文化层。陶片之外,本遗址出土的石器分为斧锄形器和刀形器两大类,其中前者种类繁多,富於变化,後者则是农业行为的重要证据。
除了以上所述,本遗址另有网坠、石镞、石枪、锛凿形器、陶制石制装饰品等出土,这些所反应出的史前人类生业,包括农业、渔捞及狩猎,虽然可能以农业为主,但是渔猎仍占有重要地位。工艺方面,反映出已有制陶、制石、木工、雕刻、编织、制皮等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本遗址出土的冠头石斧,根据鹿野忠雄的看法有可能是农耕上的一种巫术用具或祭祀用的器物。
参考资料